1998年3月24日,朱镕基同志在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时明确指出,“要敢于开展批评”。
朱镕基同志在“竞选”上海市市长的人大代表会议上发表了演说。
但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成就,自己的优点等,而是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的三个缺点。
朱镕基通过自我批评的方式,认真而严肃地对待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让在场的人大代表感受到了他的虚若怀谷、直面问题的态度。
朱镕基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觉察到近几年领导干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日益淡化。
但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镕基同志不忘了党内优秀的传统,把批评的作风看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种手段,因而十分重视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
一、几经调任岗,求真且务实
朱镕基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敢于“动真格”,取决于其平时求真且务实的工作作风。
不管被调任到什么岗位,朱镕基工作作风都一如既往。
1978年之前,朱镕基在国家计委做了二十五年的工程师。
很多与朱镕基一起在电力通讯公司工作的技术员和工人,都对朱镕基赞不绝口:
“朱工程师,文的也行,武的也行。理论、设计也懂,架电线、干粗活也行。”
在沉淀了二十年之后,朱镕基仍“未坠青年之志”。
“五十岁而知天命”的他离开了国家计委系统,进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了一个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并由此从政,重返官场。
在中国社科院的工业经济研究所,朱镕基同志担任了办公室主任。
他以在国家计委工作的经验和所搜集到的材料,认为我国工业基础建设的摊子铺得过大,追求的目标过高,这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
朱镕基从国家计委部门这种务实的机构来到了科研机构,成为治学的学者,是朱镕基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开始。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大量书籍,习得大量知识。
在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了三年之后,朱镕基先后升任为了综合局处长、副局长。
朱镕基特别擅长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经济、管理经济。
《澳门日报》的特约记者艾南,撰新闻稿记叙了朱镕基在国家经委任副局长时的工作情况。这是这一个时期有关朱镕基最早的记载。
艾南显然是笔名,应该是北京一个新闻机构的记者,他提及了1979年夏初时采访朱镕基的情况:
一九七九年初夏,我到国家经委采访副主任马仪。他顺手拔了个电话,几分钟后,朱镕基匆匆赶进小会议室。
马仪介绍说,这是综合局处长,清华大学的高材生。
我和朱镕基说认识认识。
随后马仪从宏现方面上介绍了生产形势,朱镕基从微现方面作了详尽的分析。
我发现,朱镕基对各种数字了如指掌。
他不带材料,全凭脑子记忆和分析,有条有理,有根有据。
朱镕基博闻强记,对数字比较敏感,而这也是现代管理经济的必备条件。
艾南还提到,在1980年最后一天,他请求朱镕基帮忙。
艾南当时想了解当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工业交通生产的年度产值、利润、上交利润和增长速度,以便报道。
朱镕基和当时经委综合局的一个局长,非常认真地以计算器(平时计算数字加减乘除时需要使用的计算器,而非计算机)逐一地统计了各项数字,一直到得出各项指标的汇总数据为止。
写好新闻稿之后,艾南将成稿交给朱镕基过目。
朱镕基看完新闻稿之后说:
“国家经济刚刚出现好转,离真正好转还相差甚远,报喜不能过头,用词不能过满。一方面要鼓劲,讲成绩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要将困难的实情告诉读者,这同样也是鼓劲,两者不可或缺。”
这时候的朱镕基,其实仅仅是一个副局长。他在北京的官场,其实根本不起眼,但是这番话却反映了朱镕基在从政期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已经稳定形成。
当然,这不仅仅是从政方面,也包括了朱镕基对当时盛行的、迄今还支配着中国大陆主流媒体“报喜不报忧”的批评。
此后,朱镕基在国家经委任上主管引进技术等工作,同时对引进技术的中国各类企业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
1986年年底,朱镕基从有关资料上了解到,中国钢材的国内库存量达到了三百万吨。
然而此时全国各地都紧缺钢材,市场上的钢材价格暴涨。
这是因为:
一方面一些钢铁厂为了谋取高利润,不按合同发货,而是以高价在市场上出售。
另一方面,一些投机倒把分子,趁机囤积钢材,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朱镕基拍案而起,痛斥这种不正之风。他大力推动全国清理钢材库存,并且采取强硬措施,使积压的钢材得以进入市场流通。
朱镕基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痛斥市场不端的务实作风,在国家经委任上已经逐渐开始形成和发挥。
二、在上海市时,严厉而谦和
1988年4月25日,上海市召开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上海市领导班子。
朱镕基成功出任上海市市长一职。
在选举之前,朱镕基同时作为上海市市长候选人和上海市各位人大代表见面,并发表了演说。
朱镕基同志发表演说不像其他人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成就,自己的优点等,而是非常谦和、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的三个缺点:
第一条是“我只有领导机关的工作经验,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
朱镕基表示,自己人生最青春的25年是在国家计委工作,接下来的10年是在国家经委工作。
他说,自己没有当过厂长,没有当过区县的领导,也不是从农村基层上来的,对人民的疾苦了解得不多,这是自己很大的一个弱点。
第二条是“我只有中央工作的经验,没有地方工作的经验。”
朱镕基表示,自己没有在地方工作的经验,一直是在北京工作,所以到了上海之后,白头发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迅速增多。
朱镕基感受到了上海工作确实是复杂,确实是难做,所以神经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他表示自己深有体会。
第三条是“我性情很急躁,缺乏领导者的涵养,干工作急于求成,对下面干部要求过急、批评过严。”
朱镕基表示,在来上海之前,宋平同志曾经找他谈话,说批评人家的时候不要伤人,说话不要太尖刻。
宋平提醒他要多学习周总理,批评同志之后,让人觉得你应该批评,觉得是对别人的关心。
宋平
但与此同时,朱镕基也坦诚地认为,“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要改正自己的缺点不容易。但是自己会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去改正。
朱镕基为人谦和,虚怀若谷;但平时也有严厉的一面。
他在“竞选”上海市市长的人大代表会议上,公开点名批评了几个工作落后的单位。那时的他,初来乍到,绝大多数上海人还不认识他。
他是在调查研究之后发现问题,还没上任,就敢于对落后现象提出严肃批评了。
担任上海市市长之后,朱镕基有一次主持办公会议,当时的副市长因为参加应酬而迟到了半个小时。
朱镕基当着与会的各级领导的面,毫不留情地、严肃地批评了这位副市长。
从此之后,没人再敢开会迟到。
朱镕基批评人也有批评错了的时候。但只要发现自己批评错了,他都会诚恳地道歉,诚恳地认错。这一点,在高级领导干部中,难能可贵。
在上海市时,朱镕基见到报纸报导一个公共汽车的售票员殴打一位孕妇乘客时,他就止不住怒火,十分生气,立即作了六字批示,“害群之马,开除”!
朱镕基作批示这件事情,在《解放日报》上被刊登了出来,老百姓为朱镕基的做法拍手称快。
在当时,一些公共汽车的售票员的确服务态度很差,引起了上海市人民群众的不满。
市长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并批示“开除”殴打人的售票员,令老百姓叫好。
但是,这件事情却引起了法律界一些人士的质疑。
一位法律界的律师认为,朱镕基市长的批示,有利于清除公共交通里的恶劣现象,改善上海的文明。
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市长直接批示开除一名职工,却违背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该条例规定,开除职工必须经过厂长或经理提出,并交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市长无权直接开除一名职工。
这位律师还直接给朱镕基写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朱镕基收到来信之后,为了调查清楚真相。前后两次到公交公司了解情况。
后来,他就这件事先后两次在公众场合作自我批评。
第一次是在上海市市政协会议上,朱镕基说:
“我看到报上说售票员打孕妇,感到十分气愤,就即兴批了‘害群之马,开除’六字。以后为了这件事去了公交公司两次,现在究竟谁先动手打人都查不清楚,那个售票员最终也没有被开除。”
第二次是在上海市总工会的干部会议上,他说:
“你们总工会向我提了不少正确的意见,以后我要经常听取工会和广大职工的意见”。
到国务院和中央工作之后,在繁重的工作同时,他仍注意开党组民主生活会,欢迎大家给他提意见,提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体现了他在严厉的同时,具有虚怀若谷的谦和作风。
三、在国务院时,严肃并平等
1991年4月到1998年3月,朱镕基被调进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1998年3月到2003年3月,朱镕基升任国务院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
在国务院期间,朱镕基不苟言笑,表情严肃,严于律己。
他对下属干部的要求都很严格,只要被他发现工作上的毛病,就会被批评得十分严厉。
这是朱镕基非常明显的一个性格特征,他自己也直言不讳。
但久而久之,大家也慢慢习惯了。
因为朱镕基批评对事不对人,朱镕基的严厉是为了工作,但如果大家工作做好了,也一样会受到表扬。
朱镕基还在担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时候,手下的一位处长曾经越级向国务院领导错误地报告,说朱镕基应该为某项工作的失误而负责。
朱镕基知道之后,狠狠地批评了这位处长。
不少人当时都以为,这位处长的政治生涯就要完了。
但是令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位处长被朱镕基提拔为了副局长。
对此,朱镕基解释说,“这个人工作负责任,而且敢打我的报告,尽管报告失实,但他是从工作出发的,不应影响对他的使用”。
到国务院工作之后,朱镕基工作繁重,更加繁忙了。
但是,他仍然注意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并且非常欢迎大家给他提意见。
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朱镕基同志与大家都一样,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坐在一旁,认真地听取大家发言,并时不时地记着。
这体现了朱镕基与党内其他同志上下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上下之分。
在党内民主生活会上,朱镕基与其他党员一起,学习有关文件,并一起讨论如何写个人总结。
他也像其他党员一样,郑重地提出申请,并在周末的时候认真地写好个人小结,并提交给党小组,并征求党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意见。
朱镕基的个人总结,一般有千余字,几乎是用毛笔字正楷抄就的,整篇总结的文字端端正正,几乎没有涂改。
尽管朱镕基平时主持国务院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仍然坚持参加并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
在民主生活会上,朱镕基同志一边记着,一边对发言同志说,“对,你这点提得对,这点讲得好”。
然而,对于他认为不合适的意见,朱镕基也会表示不同的看法,有时还会引发大家热烈的讨论。
到了民主生活会的最后,朱镕基也会谈自己的看法。
他说,“一个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是政治上坚定,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要甘愿牺牲个人的一切。”
朱镕基回顾了自己的发展和党的历史说,“我的政治原则是只跟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正确领导,不顾个人的安息。”
他又讲到:
作为共产党员要时刻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为人民办实事,不能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努力真正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情感……
以后要和干部多谈心,多交朋友,注意工作方法,还要多听听小组同志的意见和批评。
当然,朱镕基平时批评人也是敢于“动真格”的。
他敢于当着各级领导的面对王众孚同志(当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说:
王众孚同志,我不是批评你,工商局下面好多机构不一定听你的,因为都是属于地方的,有的腐败得很呢!
但是,你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岚清同志作了重要的批示后,你又印发了一个关于对传销的管理办法,那不就是说传销可以不取缔了!
传销往往牵涉到地方的利益,那都是官啊,还有社会上的不良分子,都牵涉到里面。
参加到这个传销网络里的人,一旦要退出来,就要被毒打一顿。
这是什么市场经济?简直是最黑暗的封建社会行为,所以非取缔不可,还能让它继续害人吗?……
他敢于当着各级领导的面对贾春旺同志(当时国家公安部部长)说:
我看过一期《焦点访谈》,据报道说山西某地公路收费,交警穿着军大衣……
开一张罚单就是60元;司机稍有不服,马上加到120元;再不服,就是240元。
你这不是‘鱼肉人民’吗?这算是执法机关吗?
……你那个公路收费工作,一律交给交通部,公安部门要退出这个领域。
你们因此减少了一笔很大的额外收入,今后国家考虑再补偿一点。
朱镕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会主动检讨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又实事求是地对他人提出真诚善意的批评,帮助对方认识和改正错误。
小结
作为领导干部,朱镕基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自觉参加民主生活会,朱镕基认真履行着领导干部必须过好双重组织的义务。
朱镕基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不但恪尽职守,敢于说真话;而且从严治政,不怕得罪人。
他身上拥有一种真诚的态度和直面的勇气,有意见直接提出来,当面提出来,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
而且坚决不兜圈子、不绕弯子、不袒护、不遮掩,也不假批评,真讨好。
朱镕基严于律己,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是当下我们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真榜样!
参考文献
[1] 朱镕基著.《朱镕基讲话实录 第三卷》. [M]. 2011年版。
[2] 何中石著.《朱镕基传》[M]. 2008年版。
[3] 甘生主编;牛杰,张晓勇,王渊副主编. 《基层党组织工作实务必读 上》[M]. 1998年版。
[4] 朱奠荣著. 《心岸的篝火》[M]. 2017年版。
[5] 白凤国著. 《如何开好民主生活会 搞好民主评议党员》[M]. 2016年版。
[6] 文海编. 《谁主沉浮》[M]. 2000年版。
1.文章《批评与自我批评"动真格":朱镕基在国务院如何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批评与自我批评"动真格":朱镕基在国务院如何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