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禁塑令”背景下,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受到资本青睐,上市企业扎堆布局。

近日,君正集团(601216.SH)发布公告表示,拟投资207亿元进军可降解塑料产业。此外,不久前华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集团”)宣布拟投资118亿元新建年产60万吨可降解塑料产品。不仅如此,近两年来包括万华化学、金发科技、恒力石化等10余家公司纷纷宣布入局可降解塑料行业。

对此,中研普华研究员柯壮宾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禁塑令”下该行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同时,由于大量资本不断加码该行业,企业应当根据政策环境、市场需求、产品特性等制订发展计划,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等问题。

2025年市场或超200亿美元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分行业、分地区禁止、限制使用传统塑料,同时加快推广可降解塑料、纸质包装等塑料的可替代产品。

记者了解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也集中出台了配套政策和实施条例,大力支持可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和使用,积极推进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进程,可降解塑料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柯壮宾表示,可降解塑料项目不断建设,才能满足未来市场对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需求。2017年,全生物降解材料列入《“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从一系列政策来看,未来我国出于环保的考虑,会进一步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生产,同时还会继续支持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发展。

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因此,也被称为“可环境降解塑料”。目前包括多种新型塑料:光降解型塑料,生物降解型塑料,光、氧化/生物全面降解性塑料,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热塑性淀粉树脂降解塑料。

自塑料问世以来,科学家就致力于对这类材料的防老化,即稳定化的研究,以制得高稳定性的聚合物材料,而各国的科学家也正利用聚合物的老化降解行为竞相开发可环境降解塑料。

柯壮宾向记者讲道,我国是全球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Grand View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54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698亿美元,按照可降解塑料替换率为30%计算,预计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约为209亿美元。总体看来,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发展可期。

目前,全球研发的可降解塑料多达几十种,其中能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包括化学合成的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聚乳酸)、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在此背景下,君正集团于近日发布公告称,拟以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君正化工”)为投资主体,在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工业园区建设年产2×60万吨BDO(丁二醇)及年产2×100万吨PBAT/PBS/PBT/PTMEG绿色环保循环产业一期项目。项目建设周期为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最终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约164亿元,利润总额约35亿元。

君正集团方面表示,以BDO生产为核心的可降解塑料产业在乌海具有明显优势,本项目中的PBAT/PBS/PBT作为BDO的下游产业,将充分整合公司在乌海生产基地乌达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链循环经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道,PBAT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企业产业链一体化水平。此前,珠海万通3万吨PBAT项目环评报告显示,PBAT的完全成本约为12511元/吨。该成本主要来自于原料,占比达到72%。其中,BDO占比34%,精对苯二甲酸(PTA)占比22%。

君正集团方面也认为,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依托现有循环经济产业链积累的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立足于可降解材料领域。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现有产业链条的综合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逐步建立公司在精细化工领域的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

资本加码布局

记者注意到,此次君正集团拟建项目预计总投资207亿元,如此巨额资金其似乎早有准备。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君正集团资产总额336亿元,同比增长6.76%;营业收入147.98亿元,同比增长51.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8.15亿元,同比增长 93.24%。2020年末,其资产负债率为37.04%,货币资金为43.6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77亿元。

事实上,在2020年君正集团净利润中,华泰保险股权处置实现净利润19.54亿元,占比为40.82%。君正集团及全资子公司君正化工向安达天平合计转让持有的华泰保险约15.31%股份交割完毕,君正集团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认本次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收益,大幅增加本期利润。

去年6月22日,君正集团发布公告称,银保监会已批准其转让所持华泰保险约15.31%股份给安达系公司,转让完成后,安达系持股增至46.2%。后续君正还将继续转让所持华泰剩余的7.05%的股份全部转给安达,累计价款达到108亿元。

君正集团方面表示,出售华泰保险股权获得的资金将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

不过,君正集团43.63亿元的货币资金面对207亿元的项目投资相差甚远。君正集团也提醒道,本次拟投资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较大,可能会对公司资金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短期内财务费用和偿债风险可能会有所增加,公司将结合项目实施进展有序、稳步进行资金筹划,合理确定融资方式及期限结构,按期完成项目建设。

除君正集团布局可降解塑料项目外,其实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已有10余家上市公司宣布进军可降解塑料行业。

Wind数据显示,目前,“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多达27只,金发科技(600143.SH)、道恩股份(002838.SZ)、聚石化学(688669.SH)、万华化学(600309.SH)、齐翔腾达(002408.SZ)、瑞丰高材(300243.SZ)等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均位列其中。

其中,金发科技在5月17日发布公告表示,2021年一季度已经投产了6万吨PBAT。公司将适时推动新增18万吨PBAT装置的产能建设工作。

此外,今年4月22日,瑞安市人民政府与华峰集团正式签约总投资118亿元的高性能可降解新材料项目。4月7日,同德化工与忻州市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80亿元。此前的2020年10月,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广安经开区达成投资20亿元协议,拟建设年产30万吨PBAT和年产20万吨PBS项目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据华西证券分析,“禁塑令”管控最严的购物袋、农膜和外卖包装袋,国内一年消费超过900万吨,市场空间巨大。假设2025年可降解塑料替代率30%,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达到332万吨。

据统计,2021年初,国内PBAT产能为68.7万吨/年,规划产能为463.3万吨/年。截至4月底,我国已有近800万吨的PBAT项目产能规划,新建及拟建产能呈暴增态势。预计到2022年将有200万吨/年PBAT产能释放。

然而,不难看出,单纯从上述数据来看,新建或拟建的项目产能总和远大于需求量。对此, 华西证券方面也提醒,可降解塑料短期内产能增长过快,超出市场容量,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加码可降解塑料项目是塑料制品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绕不开的发展路径。”柯壮宾建议,企业应当根据政策环境、市场需求、产品特性等制订发展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