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顺义区温榆河畔,坐落着一家“网红美术馆”——松美术馆。

这家美术馆于2017年9月正式开放,创始人是华谊兄弟集团的董事长王中军。该馆以个人收藏品为主,展览了王中军多年来的得意收藏。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收藏品是——梵·高生前最后一幅画作《雏菊与罂粟花》。

这是王中军于2014年11月,在纽约苏富比拍卖所,大手一挥斥巨资3.77亿元拍下的。创下中国收藏家的最高竞拍价格记录。

创立美术馆时的王中军胸有成竹,怀抱对艺术的爱与向往。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一年时间,华谊兄弟面临现金流危机,甚至要靠变卖私人豪宅、收藏品来填补亏空。

今天我们来聊聊华谊兄弟,这个曾经内地娱乐圈的龙头老大,如今商业帝国负债累累。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1

王中军出生于1960年3月,北京大院一个王姓军人家庭,比他弟弟王中磊足足大了十岁。

从小王中军就喜欢绘画,对艺术尤其感兴趣。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格局变化,军人出身的父母并不同意儿子走艺术这条路。

王中军17岁初中没读完,就应征入伍当兵去了。

在部队里,王中军很快适应了军队生活,无论上级下达什么命令他都完成到最好。勤奋刻苦的精神也是从那时锻炼出来的。

入伍期间,在全军技术考核中王中军拿过第一名的好成绩。

1982年退伍后,他被分配到国家物资总局物资出版社工作。

当时正逢国家恢复高考,全家人以为他是会报考个名牌大学。谁知道,他跑去“夜校”念书。理由是夜校里能偶遇美术系的教授和美术家。他依旧没有放弃对艺术的爱好与追求。

在物资出版社工作的三年里,他从一个美术业余爱好者,慢慢做到美术设计、摄影记者。

白天按部就班去工作,晚上在夜校学习。那三年是王中军成长中难忘的时光,他学会了不少本领。

1985年王中军考虑再三把“铁饭碗”工作给辞了。开始进军广告业。

不得不说王中军的眼界和格局比一般人宽阔,看得长远。80年代广告业在中国刚兴起,王中军丢了铁饭碗也要抓住机遇。

做了三年广告部经理,王中军又抓住了下一个“留学潮”。

1989年,29岁的王中军紧跟留学大潮,迫不及待地走出国门去外面看看。

在美国留学的五年里,三十而立的王中军半工半读,刷盘子、送外卖。

一块两块的小费,足足攒了五年,最后拿着10万美金回国。这笔钱是王中军创业初始资金。

从美国回来时王中军年龄已经不小了,他拽着手里的血汗钱,跟两个弟弟商量合计着干一番事业。说干就干,一刻也等不了。

华谊兄弟广告公司成立后,王中军把在美国看到的、学到的思路,钻研后制作了一本册子《吃在北京》,灵感来源于美国各大餐厅喜欢在书页角上做成优惠券。

就这样,王中军把麦当劳快餐店里看到的营销方式,转变成广告公司主营项目。开始盈利,赚起了第一桶金。

2

王氏兄弟涉足影视圈是个意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全国的影视资源掌握在“京圈人”手里。这批人是新中国最早开拓文化娱乐版图的。

其中以编剧王朔、导演冯小刚、赵宝刚、姜文等为代表,开启了影视圈新时代。他们的才华,正巧需要资金来鼎力相助。

这时候和他们玩儿到大的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就成为了幕后投资人。

当年王朔和冯小刚这对好基友成立了好梦影视公司,一个编剧,一个导演,准备在影视界大展拳脚。

王朔几部作品被改编拍成电视剧后,风光无限,赚得荷包鼓鼓。正当红是遇到打击“宣扬灰色

主义”,无奈之下远走美国避世。

王朔走了,冯小刚一个人孤军奋战,兜里也没钱。好在通过王朔的关系,冯小刚已经成为进入了”京圈”,积攒了些人脉。

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就是在京圈人饭局上相熟的。

1998年,华谊和冯小刚双方正式合作,拍摄了电影《没完没了》、这部电影播出后好评如潮,冯小刚一炮成名。

随后的几年里,冯小刚走到了事业巅峰期,一部部卖座的电影成了全国人民过年去电影院的理由,“贺岁档”就是冯小刚一手带起来的潮流。

华谊兄弟的经营模式与往日传统的投资人出钱,导演拍戏,投资人拍板不一样。给足了冯小刚创作的自由,最早的导演工作室成立了,行内话是“制片人制”,导演得到了更多的决定权,不再束手束脚。

这就是如今娱乐圈流行的“对赌条约”,最早的雏形。

3

华谊兄弟看到影视圈的利润可观,于是王中磊向哥哥王中军提出发展建议,成立影视公司。

王中军作为公司决策人,在经过与冯小刚几次合作后,对于电影拍摄流程也有了深入了解,觉得这个建议可行。

于是华谊兄弟正式进军演艺圈。弟弟王中磊做公司管理层职务,有了新事业,王中磊从基层做起。

华谊兄弟投资的电影项目,王中磊跟着剧组生活,周旋在导演、演员、幕后工作人员之间。常年的基层锻炼,让他结识了不少演艺圈人士,久而久之成为了朋友。

其中,不得不提到著名经纪人王京花。

内地娱乐圈经纪人论资排辈,王京花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当时跟随王京花的艺人有:陈道明、夏雨、胡军、范冰冰、李冰冰、任泉、白百何等等。

2000年华谊兄弟嗅到了经纪公司盈利的商机,找到王京花谈合作,双方达成五年的合约。

于是王京花带着一众艺人加入华谊。那五年,是华谊发展最迅猛的时期,无论是电影,还是旗下艺人都红透半边天,将华谊推上了娱乐圈龙头老大的位子。旗下40多位艺人,风头无两。

不愁钱了,王中军终于能够享受生活,沉迷于他对艺术的热爱中,放肆地买买买。

王中军第一次出手就是400多万,拍下陈逸飞大师的作品《娟娟》。

沉迷于收藏品名画的王中军似乎没有意识到,主力军冯小刚、王京花们合约到期后,是要自立门户的。

2004年,冯小刚合约到期,没有续约离开华谊。

次年,王京花五年合同也到期了,王京花不再续约,旗下一半艺人跟着她走了,很快王京花成立橙天娱乐。

王京花的出走,华谊元气大伤,是当时娱乐圈竞相追逐的新闻。媒体称王京花“掏空”华谊,自立门户。对此王中军怎么看呢?

2020年,王中军受俞敏洪邀请参与访谈录制,俞敏洪开门见山提到16年前这件往事,王中军淡然地回应:都是媒体炒的。

在王中军心里,这都不算大事。言语中用“老板”二字,也足足扳回了一些面子。在他看来,员工王京花合约到期,自立门户很正常。

两员大将地离开,王中军彻底意识到自己的钱和股份没给到位。企业长久利益来看,要留住人才必须舍得下“血本”,不能只把人当员工,更需要是合伙人关系。

意识到这一点后,冯小刚在离巢第二年又回归华谊,这次不仅价钱谈好了,股份也得到了。

华谊兄弟复制同样的方式,先后招揽了第一批得力干将:黄晓明、邓超、李冰冰、首当其冲。

2009年,华谊兄弟公司上市,老员工们拿到了资本的红利。

幸运儿如黄晓明,大家自己脑补他的故事吧。无一不是盆满钵满,成为娱乐圈呼风唤雨的一线艺人。

4

资本是条恶龙。

金钱和欲望容易叫人得意忘形。王氏兄弟家族成员们,开始了挥金如土的生活。

大佬王中军三年花8亿买收藏品。豪宅遍布上海、香港。

2018年王中军被爆:冒着“资金转移”的风险,斥巨资在加拿大购置豪宅。

王中磊一家奢侈高调,女儿王文也自诩“公主”,2016年因聊天中一句“农民”,遭到全网抵制。

胆子越大,离跌落神坛不远了。

2018年“偷税漏税”、“阴阳合同”事件爆发,某女星赔偿6个亿还不足以抚慰人心,至今复出之路遥遥无期。

2018年,牵连受创的华谊兄弟股价亏损10亿,同比降219%。

2019年,全年净亏损40亿。

2020年,华谊是否退市的消息传出来。为了救市,兄弟二人求助人脉资源、向银行贷款、变卖豪宅、艺术品。

这一年全世界受疫情影响,影视圈进入寒冬,华谊在多方帮助下,加上电影《八佰》的31亿票房加持,挽回了一丝尊严。成为疫情笼罩下当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

这一年华谊净亏损10亿,王中军被控制高消费。

2021年,王中军卸任华谊董事长职位。

华谊一手捧红的艺人纷纷离巢,自立门户,各扫门前雪。

王氏兄弟身陷“债务危机”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2019年向银行借款的7亿,眼看到期拿不出来,又再次申请延期还款。

2021年4月,王中军称:问题已消除,消费限制令解除中。

今年五一档,华谊投资5亿的电影《阳光劫匪》票房惨败,让原本遭受重创的华谊雪上加霜。

时代变了,老炮儿们的时代翻篇了,冯小刚努力挣扎也难再创出《芳华》13亿票房的神话来。

电影院的主力军始终是年轻人,华谊能否翻盘还是要看能不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王中军在卖字画的路上,越走越远,心里道不尽的苦涩:“最近卖掉一批艺术品,拿回来一些现金解决自资金的流动性问题。也没什么不好,我不觉着我卖画丢人。”

不能否认华谊兄弟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希望王氏兄弟能熬过寒冬,才有钱还给信任他们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