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罗朝晖
编辑 | 石一瑛
这也许是中国短道速滑最好的时代——男队强势复苏,多年阴盛阳衰的格局被彻底扭转;但这也可能是中国短道速滑最坏的时代——欧美列强崛起,群雄逐鹿已成这一项目的主旋律。
2018年,是李琰接过中国短道教鞭的第12个年头。12年间,她留下三届冬奥7金5银1铜的不俗战绩。她是传奇,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和改变者。
12年,是一个学生完整地经历小学、初中和高中,接下来即将是美好的大学、光明的未来。多少人以为李琰到了离开的时候,但李琰选择了留下,执教中国短道十二载,她最终决定带着孩子们继续走下去。
1
如果没有回来当教练,如今的李琰可能已经晋升为税务局局长。
朝九晚五、安逸富足的生活。也许她会坐在独立的办公室里审批文件、处理公务,不时有秘书端茶倒水、打印材料。下班后,一家三口共叙天伦,偶尔走上冰场,和女儿重温自己运动员时期的峥嵘岁月……
李琰的故事始于1980年代。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20岁的她在当时还是表演项目的短道速滑上摘得1金2铜,并两度打破世界纪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组委会特意设计了以李琰为原型的海报,上书“神龙腾飞”四个大字,这可能是那届冬奥会唯一一张写有中国字的海报。
从那之后,短道速滑开始被列为全国18个重点项目之一,刚刚回国的李琰也受到了英雄般的拥戴。
李琰回忆道:“家乡牡丹江体委给我整了一辆敞篷车,左边是市长,右边是市委书记,我站在中间,群众还打出了‘向李琰同志学习!’的标语。省里也给了我优秀青年、三八红旗手的称号,另外还让我去大学讲演了……”
荣耀的背后,是李琰不凡的成长之路。
据妹妹李琪回忆,“我姐从小就淘,出去玩也是上房上树,倔强、性格很硬。”在她看来,李琰的性格像妈妈,虽然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业系统职工,但好强的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做则已,做就做得最好”。
多年以后,李琰也曾和朋友玩笑道:“生在古代,我一定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穆桂英。”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爬树锻炼出的健壮体格让李琰被当地的短道教练一眼相中。初上冰场的她尚不能用冰刀的平刃滑行,但已经蹬冰有力、作风顽强。几年的训练之后,李琰从牡丹江市体工队一路滑到黑龙江省队,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而新星尚未发光就险些过早陨落。一次比赛中,求胜心切的李琰不慎滑出赛道,巨大的离心力让她重重地撞上了赛场挡板,致使左腿膝关节肌肉全部断裂。要知道,作为支撑腿的左腿被视为冰上运动员的“第二生命”,伤到这种程度,几乎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
好强的李琰没有放弃。李琪透露:“姐姐受伤的左腿一共被缝了40多针,但伤口还未愈合,她就已经开始恢复训练。进行负重下蹲训练时,膝盖的‘一’字形伤口又被抻开,而且一蹲就往外渗血,不得不做第二次缝合。”后来的好长一段时间,李琰都不敢穿短裙,因为不断的抻开、缝合,已经在她的腿上留下了十余公分恐怖伤疤。
即使是拆下厚厚的石膏,李琰的左腿肌肉仍然严重萎缩。于是在第二天早上5点,韧劲十足的她早早出现在操场,用单脚跳跃的方式继续自己的恢复训练。蹦了一年,李琰的右腿已经比左腿粗了3公分。
随后的故事已经无须赘述,李琰通过不断的坚持成功复出,并在一年后入选国家队,之后是奥运赛场的争金夺银……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李琰总是坚信:“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对任何一位世界冠军来说,这是永远都适用的定律。”
2
退役之初,李琰的生活远没有运动员时期精彩。她依旧钟爱短道速滑,但家乡牡丹江却缺少足够的发展经费。后来,当地的百货公司慷慨解囊,前提是李琰要作为“形象代言人”在百货公司站柜台。
这次略显无厘头的经历让李琰陷入沉思——学一门学问,为将来找个好工作打基础,或许更加现实。于是在1994年9月,东北财经大学的国际金融专业,成为了她退役后的第一站。
基础最差、年龄最大,李琰的求学经历注定不会轻松,这一点在英语课上尤其明显。以往出国比赛,李琰是队员里最敢讲英语的;但是,到了大学课堂上,她听着一众尖子生纯正的发音,瞬间变成了“哑巴”。
还是运动员时期培养的坚韧,让李琰熬了过来。她规定自己每周只能花100元钱,大部分时间必须泡在图书馆。四年下来,比同学们年长10岁的李琰从未挂科,英语更是达到了交流无障碍的水平。
本科毕业,李琰被分配到和专业对口的大连市税务局,任副处级科员。但李琰总调侃自己不适合那份工作,“我在窗口办税的时候,老是给人盖章不收钱,工资都快赔光了。”
转机出现在那一年暑假的全国少年轮滑比赛。考虑到轮滑运动和短道速滑类似,大连市体委想到了李琰。结果在她的短暂调教下,之前成绩平平的队伍破天荒地进了前三。看到孩子们在领奖台上的喜笑颜开,李琰突然哭了——那一刻,她发现内心深处对冰雪的热爱从未褪去。
从那以后,李琰开始义务指导滑冰的孩子,她当时的最大梦想是在大连成立一家滑冰俱乐部。后来她们真的找到了一块冰场,李琰不仅自掏腰包帮助维护,还亲自为孩子们打磨冰刀。
趁着一次赴京开会的机会,李琰独自来到首体滑冰馆,这是她运动员时期最熟悉的训练基地。一进到场内,清凉的气息霎时浸入每个汗毛孔。选手冲刺的瞬间,李琰随着身边的观众忘情尖叫,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段燃情岁月……
遐想被电话铃声打断:那个电话里,李琰听到了斯洛伐克、国家队、主教练等字眼。她的心跳又一次加快了。
那是1999年,来华交流的斯洛伐克体育团希望中国能派出一名教练,执教自己的短道速滑队。然而,冰球强大的斯洛伐克却是短道速滑的“荒漠”,因此这份邀约几次被拒,直到时任冬季中心副主任的兰立拨通了李琰的电话。
从税务局重返冰场,一段全新的人生历程,由这通电话开启。
3
2005年2月,郎平正式就任美国女排主帅。科罗拉多训练基地餐厅里,“铁榔头”对着媒体郑重宣布:“我可不是执教美国队的第一个中国人,第一个在那儿。”
说罢,郎平的手指向坐在一旁的李琰,她在2003年就已经挂帅美国短道速滑队。
在那之前,李琰已经展现出不俗的执教能力,她用1年时间将斯洛伐克历史性地带入冬奥赛场,也曾在短短10个月内率领奥地利走出低谷。
可作为美国队队史的第一位外教,队员们依旧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女人将信将疑,首当其冲的是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冠军阿波罗。每当李琰布置完训练任务,阿波罗总会问一句"Why"。伴随着这个单词的,并非是疑问,而是深深的质疑。
“疯女人”是阿波罗对李琰特有的称呼。起因是一次训练,李琰要求每个队员领滑一圈,阿波罗不听指挥。李琰顿时来了脾气,让所有队员停下来等他,后者只得无奈屈服。也正是一次次的疯狂而强硬的坚持,美国队队员才逐渐理解了李琰的良苦用心。
2006年都灵冬奥会,如日中天的韩国短道大杀四方,全部八枚金牌中仅有两枚金牌旁落——其中一枚金牌的得主正是李琰麾下的阿波罗,而另一枚金牌则属于初露锋芒的王濛。谁也没想到,这两个女人之后的命运,会牢牢地纠缠在一起。
此时,又是兰立主任的一通电话。这次不再是派她走,而是请她回国挂帅,备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接到电话的李琰并没有像7年前那样欣喜若狂,做中国队主教练原本就在她的规划之中,但没料到这一天来得如此快。李琰说:“作为一个体制外的教练员,如果有机会做中国国家队的教练员,也是一种荣誉,一种价值的体现。很想试一试。”
只是,赴约意味着刚刚得到的稳定和温馨又将远去。毕竟,美国短道已然为李琰开出丰厚的续约条件,丈夫也在此安家立业,不到两岁的女儿更是嗷嗷待哺,而每位队员都难舍难分。
“我把辞职报告交给美国队30秒之后,阿波罗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语气很激动,问我为什么要去中国?美国队每个队员都给我来了电话,舍不得我离开。”回忆当时的场景,李琰依旧感慨万分,“我的心里也很矛盾,甚至希望自己能一分为二,但我知道必须做出选择,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我选择回国,因为我是中国培养出来的。”
从回国的谈判、签约,再到飞回美国辞职,李琰只用了短短一周。
4
在当时国字号教练里,李琰是特殊的一个——她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顶着“外教”、“海归”的头衔,拿着美元制的年薪。也许正是“出口转内销”的特殊身份,注定了李琰又将在质疑中开启新的执教历程。
上任之际,中国短道速滑队正因为杨扬、李佳军等名将的退役陷入低谷。尽管同一年的都灵冬奥,孤军奋战的王濛勉力保住女子500米金牌,但1金1银3铜的成绩难言满意,全队的新老交替同样遥遥无期。
于是,李琰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了全新的教练班子,处女座的她还带来了短时间、高强度、大运动量的“魔鬼训练”,“后妈”的绰号正是从那时起传遍全队。另外在执教初期,无意识的语言习惯让李琰口中总会蹦出英文,而说出的中文又都是倒装句,这些都为队员们平添了反感情绪。
特别是“一姐”王濛,自打李琰上任,她就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位新帅。一方面,李琰的到来让曾经带过自己的多位恩师调回省队,重感情的王濛一时间难以接受;另一方面,李琰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指导周洋、刘秋宏等小队员,好胜的王濛自然也心有不甘。
师徒的矛盾在2007年初的长春亚冬会爆发。在1500米决赛铩羽而归后,这对师徒并未相互击掌,而是形同陌路。随后的例行采访,挂着铜牌的王濛一开始还表示“没有什么可说”,但深吸一口气后,她决定不再保留。
“决赛前教练没有安排任何战术,只是对我说‘你知道怎么比吧’,就说这么一句。所以比赛没有任何战术可言,三个人上去根本没有形成配合,没有任何团体的力量,我觉得国家队的战术并不适合我。”没等记者追问,王濛又放出狠话,“这次亚冬会结束之后,我会申请回地方队训练。”
这起“炮轰”事件为王濛招致了3个月的禁赛。随后的世锦赛,群龙无首的中国队仅以2银2铜惨淡收官,李琰在中国的第一年执教也在将帅失和的阴影中草草结束。
能否驯服王濛这匹“烈马”,直接关乎自己的执教前景,因此休假期间,李琰一直在反省:“我来了之后王濛并不了解我,不了解我能给她带来什么东西,这种怀疑是很正常的,亚冬会风波就是主帅跟优秀运动员磨合时出现的问题。在和队员相处时,我是不是应该更柔和些,而不是像过去那么强硬?”想到这些,李琰决定用心交流,用自己“润物细无声”的行动去感动队员、摒除成见。
新赛季开始,李琰坦然地迎接回归的王濛。观察到王濛的滑行姿势容易让腰部积劳成伤,李琰特意当着全队对王濛说:“像你这样爆发力好的选手,不需要一直这么磨。什么时候你觉得训练强度够了,你可以不滑。”受到了李琰不同以往的区别对待,王濛心头一暖,随后的训练也更加积极。
与此同时,李琰还从技术上挖掘王濛的潜力。针对滑感好、速度耐力差的特点,她用量身定制的专项训练帮王濛突破瓶颈。于是在2008-09赛季的中国站,王濛不仅三次打破自己创造的原世界纪录,也开始在中长距离项目中屡有突破。
成绩的全面提升是破除罅隙最好的润滑剂,王濛这匹“烈马”就这样被李琰驯服。其实,1966年出生的李琰本就属马,没想到40年后,她与王濛二马相遇。这对师徒并驾驰骋,形成了中国冰刀的最强合力。
5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在女子500米接赛一骑绝尘,轻松夺金。随后便是那个令人动容的场景,王濛冲到挡板前,对着教练李琰磕头谢恩。
实际上,中国短道在那届赛事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时光回到赛季之初。前4站世界杯比赛,李琰已经率领女队收获15枚金牌,除了独揽12金的王濛外,周洋、刘秋宏、赵楠楠、孙琳琳、张会等年轻队员也崭露头角。2009年世锦赛,这支中国女队在李琰的率领下力压韩国夺冠,一举打破了对手长达6年的金牌垄断。
同年9月,世界杯中国站再度打响,此刻距离温哥华冬奥会只有半年。冰面上,已是队长的王濛带领队友,为李琰送上意外、也是迟来的生日祝福。庆祝的条幅上,写的是“教头生日快乐,您辛苦了”。
“大家都说你是钢铁般的女人,你哭了吗?”王濛对李琰说,“快许个愿吧!”“我的心愿你们都知道!”李琰幸福地落泪。
真正来到实现心愿的温哥华赛场,李琰又回归“铁娘子”状态。她总是爬上高高的防护垫全情指挥,时而沉静似水,时而激情如火,人们不知道这个娇小身躯里蕴藏着怎样的能量。
王濛的500米首金,尽管跪拜一幕成为谈资,但这枚金牌却异常惊险。李琰说:“那场比赛几次重新起跑,充满了悬念。而且比赛中王濛的刀几次被踢到,好在踢的不是刀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500米决赛,当王濛因为犯规无缘,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18岁的周洋肩上。休息室里李琰告诉周洋,“你要拼了,能拿第几都是成功。”最终,周洋在中韩对抗中以一敌三,从八人决赛中笑到最后,这也是李琰执教生涯最为看重的金牌之一。
3000米接力决赛,中国女队连续夺冠的步伐险些戛然而止。当韩国先于中国冲线后,李琰倔强地面朝仲裁席高举手臂,随后是漫长的等待。当现场裁判告知韩国队犯规后,李琰忘情地跳向空中。这一刻,她已经率领中国队超越历史,成为冬奥夺金最多的主帅。
1000米决赛,“双保险”王濛和周洋联袂出战。在周洋起跑失误的情况下,作为队长的王濛以0.111秒的微弱优势率先撞线,赢下生命中最艰难而又最有意义的一场胜利。赛后,“四金王”将金牌挂在了李琰的脖子上:“感谢我的教练李琰,改变中国短道速滑历史的女人。”
由此,李琰带领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史无前例地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四枚金牌。在冬奥会的历史上,此前实力最强的韩国队也只能在单届奥运拿到三金。
那年春天,“抗韩”几乎成为中国体坛的缩影——先是中国男足在东亚杯打破了32年逢韩不胜的尴尬;随后的世界围棋棋王战三番棋决赛,孔杰又零封韩国第一人李昌镐夺冠。当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温哥华冬奥会,李琰的中国短道以四枚金牌取得完胜,将“抗韩”的主旋律演绎得淋漓尽致。
6
李琰执教中国短道的第二个四年,依旧从风暴开始,主角同样是王濛。
2011年6月,在云南丽江集训的短道速滑队深夜醉酒,随后与巡防保安发生肢体冲突,队长王濛是事件的核心人物。1个月后队伍转移山东青岛继续集训,王濛等6名队员因为醉酒晚归,和负责查寝的领队王春露发生肢体冲突。事后王濛受伤入院,王春露则是轻微脑震荡,这起“内斗事件”令整个中国体坛一片哗然。
据悉,王濛等人晚归的原因是陪李琰的丈夫喝酒,李琰则在“内斗事件”中选择沉默。而当王濛因为这次事件被国家队开除,李琰再次缄口不言,这彻底惹恼了王濛,她对李琰大喊:“教练你太让我失望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老师。”
面对又一次质疑,李琰力挺王濛,指出王春露对“内斗事件”负有较大责任。在她看来,是王春露的工作方式直接影响到了队伍的团结。
考虑到长远的备战需要,总局最终只能“牺牲”领队王春露,将其调离。于是李琰再次换回了王濛的信任,同时也化解了队内的又一个危局。
相比于风暴对夏训进程的大打折扣,李琰更加担心的队伍在身心上的创伤。毕竟,曾经战无不胜的王牌之师,一夜之间成了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其中的痛楚李琰深以为然。那段时间,她一边将自己关在宿舍里默默流泪,一边开会、汇报、鼓励队员。
“队伍受了一场大伤,大伤之后需要恢复,身心、精神上都是,但伤痛过后人总要重新站起来。”李琰对队员说,“唯有成绩才能证明我们是一支强队,中国短道速滑队决不能在我手里栽下去!”
从那以后,中国短道速滑队的状态开始逐渐回暖。2011年底的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在王濛和周洋缺阵的情况下,队伍收获3金4银3铜,高居奖牌榜榜首。
3个月后,世锦赛同样在上海进行。走上冰面前,李琰让队员围成圈大喊“我们一定行”。最终,李琰的队伍用4金2银为自己正名。
一年后的世界杯匈牙利站,王濛强势回归,如虎添翼的中国队得以以5金称霸。李琰执教中国短道的第二个四年,终于迎来了云开雾散的时刻。
7
就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前23天,上帝又和李琰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那天的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李琰正在指点范可新的动作,随后的一阵惊呼让她赶忙转身——只见队长王濛倒在冰面,满脸痛苦地捂住右脚踝,看上去伤得不轻。
之后的数小时内,李琰不停地在心中祈祷“没事”、“小伤”,但终究还是等来了坏消息。按照中国举重队运动医学专家刘亚森的说法,王濛的踝关节严重损伤必须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固定,至少需要6-8周恢复。这意味着“四金王”就此无缘索契冬奥。
那几天,李琰几乎流尽了一生的眼泪,她和助教伍兹感叹:“The way to great patience is through great trials(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我们究竟还要承受多大的试炼?”
当一天的训练结束,准备离开的李琰听到冰面上传来“咚咚”的声音,短促而沉重。放眼望去,原来是将要代替王濛出战500米的中长项目选手李坚柔,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起跑。李琰的心不可遏止的痛了起来,“你下来,不能再跑了。”走下冰场的李坚柔满脸是泪,二人相拥而泣。
那时的师徒二人乃至整个中国短道都知道,他们已然没有退路,只有出其不意、背水一战。
女子500米比赛,外界一边倒地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世锦赛冠军范可新,甚至大赛经验丰富的刘秋宏,但最终冲破重重阻碍的,正是最不起眼的李坚柔。
1/4决赛,李坚柔与三大夺冠热门沈石溪、方塔娜、马尔泰斯分到了“死亡之组”,结果27岁的她名列第二,挤掉沈石溪与马尔泰斯晋级;半决赛,三名中国选手分在同一小组,孰料范可新失误滑倒,刘秋宏后程乏力,李坚柔再度晋级。而在决赛,当其他三位选手同时摔倒,最外道的李坚柔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成就草根传奇。
夺冠的一刻,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让李琰瞬间崩溃:“还没过终点线,我就已经泪奔了!”她可以在女子接力失利后向韩国教练微笑道贺,也可以在周洋卫冕1500米冠军时泰然自若,唯有在那时情难自已。
在没有王濛的情况下,李琰和她的队员们在索契收获2金3银1铜,6枚奖牌则是单届冬奥的史上最多。不仅如此,长期低迷的中国男队也在李琰的调教下重新崛起,武大靖、韩天宇等新星都站上了领奖台。
一马平川地在温哥华登顶固然幸福,但在索契,经历过逆境后的胜利更加甜蜜。
8
当李琰将幸福和甜蜜赐予中国队时,她对女儿贝拉只能留下歉意。
2004年7月,贝拉在美国出生,但两年后李琰归国执教,一家人只能分居三地——丈夫继续留在美国工作,她长期驻守北京训练,公公和婆婆带着孙女住在大连。
两岁,是一个孩子最需要妈妈陪在身边的年龄,贝拉却只能每隔几个月才能去北京见到一次妈妈。长期的聚少离多,也在李琰和女儿之间筑起了高墙,幼儿园老师甚至以为贝拉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有一次李琰太想女儿,于是在电话中问:“想不想妈妈回家陪你啊?”贝拉却回答“I don't care(我无所谓)”。这让李琰的内心五味杂成。
“荣耀是一时的,成长却是一生的,我不想再错过女儿的成长。”在温哥华奥运会后,李琰一度憧憬着4年后再生一个孩子,“没能看着贝拉一天天长大,但愿能够亲自养大她的弟弟或者妹妹,也算一种弥补吧。”但最终,留任让她事与愿违。
人们常常无法感知时间的流逝,直到惊觉身边人的成长。对李琰来说,贝拉也许就是那个提醒她时光飞逝的存在。
每次出国比赛,李琰都会特意挑选粉红色的礼物带给女儿,想着小贝拉一定喜欢。但最近一次,贝拉却兴致不高:“妈妈,我现在不喜欢这些了。”此刻的李琰突然发现,女儿早已不是“粉红控”的小女孩,她已进入亭亭玉立的豆蔻年华。
实际在四年前,贝拉还会直接问母亲什么时候能退休。而如今,渐渐长大的贝拉早已明白,母亲的心始终在这块冰场上。
2017年9月,在李琰51岁的生日当天,女儿端着蛋糕为妈妈送上惊喜,一如8年前王濛和队员们拉着庆祝的条幅走进冰场。贝拉说:“蛋糕上插着的8根蜡烛,代表了短道速滑的8个项目,也代表了女儿希望妈妈永远18岁的美好心愿。”欣喜不已的李琰一把将女儿揽入怀中。
自称错过女儿一半成长时光的李琰,依然会心生愧疚,但她并不后悔。“2006年从美国回来,走的每一步都是无悔的,是听从自己内心召唤的。”
9
四年复四年,每一届奥运会之后,都是李琰面临去留的抉择。4年前索契冬奥会后,李琰曾经萌生退意,但心底的这份热爱让她去而复返。2018年的平昌冬奥之后,51岁的她难掩去意,可能比任何一次都来得凶猛。
这届比赛,整体实力有所下滑的中国队接连遭遇争议判罚,最终仅取得1金2银。好在收官之日,武大靖拿到了中国短道速滑男队的冬奥首金,以一次突破结束了李琰的第三个奥运周期。
在没有金牌、含冤受屈的日子里,李琰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控制全局的。她要安抚队员,要应对媒体,还要去为每一次争议判罚据理力争。很大程度上,如今的李琰就代表着整个中国短道速滑。
这背后的个中滋味,李琰甘苦自知。从进入奥运村的第一天起,迎接她的就是几乎每晚的失眠。“每天凌晨2点吃一片安眠药,睡一会。5点钟醒了再吃一片安眠药,再睡一会儿。”
于是在3月底,当任期内的最后一项赛事——短道速滑世锦赛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收官,李琰表示:“是到了重新思考的时候了”。
“非常感谢和感恩有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跟我练了这么长时间,真是到重新思考的时候了。祝福北京,希望有更好的教练团队带领运动员们继续往前走。”
从这番耐人寻味的回答中,有人解读出李琰似乎要有一些转变,也许是离任。
除了日渐增多的压力,中国滑冰协会主席的新身份,也成为李琰“离任”的潜在理由。从那以后,她不仅要承担短道速滑队的运动成绩,还要肩负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等项目的成绩提高及运动推广。特别是当时间进入北京冬奥周期,李琰势必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岗位中。
据了解,李琰将出任中国队的总教练统领全局,新聘用的主教练则负责训练、参赛等一线工作。至于主教练的人选,匈牙利的张晶、俄罗斯的安玉龙都在考察范围内。
说到底,未来都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分担中国短道的训练工作。特别是在群雄逐鹿的大背景下,针对运动员的训练只能更加精化。无论是从模式上还是人选上,李琰都需要好好思考,这个假期注定是个累心的假期……
再次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但李琰最终选择了留下,这是一个更有勇气的决定,也意味着更多的困难,但这是符合李琰、这个中国体育奇女子的真实选择——困难面前,挑战面前,唯有向前!
1.文章《罗朝晖、罗兆辉?》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罗朝晖、罗兆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