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

你好!

听说最近一部叫做《都挺好》的电视剧很火,讨论“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一百年前,就有不少青年人走出了自己“原生家庭”的阴影。在渔阳里,你们不就碰见过这样一位“非孝青年”施存统么?

施存统

我出生在浙江金华的叶村,那是一个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美丽村庄。但我的童年并不美好,父亲对我的母亲漠不关心,我永远都忘不了21岁那年,他是怎么对待我重病的母亲的!

1919年9月的一天,

施存统赶了一天路,

推开了自家的大门,

直扑母亲房间。

床上的老母亲,面色灰白,

床边摆着发硬的冷米饭。

而他的父亲却始终不愿意

花钱为母亲请大夫。

那一天,

施存统“当孝子”的梦

终于醒了。

如果说,

18岁离家求学,

是肉体上的出走;

那么这一次,

施存统的精神彻底出走,

要与这个家庭割断联系。

回到杭州不久后,

施存统写下了《非孝》一文,

发表在《浙江新潮》上。

他后来说:

我要救社会,我要救社会上和我母亲一样的人!……人类应当自由的,应当平等的,应该博爱的,应当互助的;孝的道德与此不合,所以我们应当反对孝。

《非孝》这篇文章

触动了千百年来“三从四德”的观念,

被当局视为“洪水猛兽”、“大逆不道”。

此后,《浙江新潮》被查封,

浙江一师校长被免职,

陈望道、夏丏尊等新派教授被勒令离开学校,

而施存统和几位参与办刊的学生也被逐出杭州。

不过,

得到陈独秀率先声援的施存统,

也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1920年初,

施存统由李大钊推荐,

到上海《星期评论》刊物工作,

当时已名扬四海的主编陈独秀

十分器重这个勇敢的青年。

在上海,在渔阳里,

施存统开始大量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920年8月,

施存统和俞秀松等人

发起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

从日本回国不久后,

他被陈独秀指派负责团临时中央局,

同年5月,

施存统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团中央书记。

年轻人,

你知道吗?目睹父母婚姻不幸的施存统,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时丝毫没有受到羁绊。与钟复光相恋后,他将名字改为“施复亮”,还专门雕刻了一枚“复光复亮”的图章。两人相伴终身,“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便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我们谈论“原生家庭”,不是为了原谅谁,或是达成和解。重要的是,我们要用一种方式和曾经“被困住的自己”告别,勇敢地往前走。

祝好!

渔阳里6号

【下期预告】

先驱们在历史中的选择令人震撼,彼时彼刻,是什么令他们做出了推动历史的选择?而那段历史是否可以给当下的年轻人做出指引,毕竟,流血牺牲离我们好像太遥远。明天,我们一起来听听陈望道的故事。同时,也欢迎关注FM93.4上海新闻广播《990早新闻》和《今晚》节目,收听精彩广播剧《渔阳里来信》。

作者:向晓薇

导演:徐国春

音乐编辑:罗文

剪辑师:张治

绘图:林雅斓

视频制作:徐加

微信编辑:陈丽

监制:杨叶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