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校里正维修地下管道,大家路过的时候,纷纷打趣说——赶紧看看,周围有没有前人留下的“油包纸”。

要知道,这话如果放到10年前,在7.24北京特大暴雨之后,曾经的“油包纸”,可算得上是个充满敬畏的话题。

2011年7月25日早晨,北京市回龙观龙锦二街育知东路交叉口

当年,各色媒体都在卖力气的“蹭热度”,纷纷有理有据地亮出了“德国下水道让青岛百年不淹”之说,还有板有眼地说了些栩栩如生的细节——至今,青岛下水道零件需要更换的时候,还能联系到相关的德国厂家(暗示德国人的百年企业文化),根据他们电子邮件的提示,可以在老化零件附近找到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光亮如新的备用件!

看了以后,感动不?

然而,真相却是,青岛的排水管道主要是由混凝土建筑和陶瓷管构成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小的零部件。

要说当今的“青岛不淹”,全靠德国人,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针对下水系统,青岛官方曾专门公布过调查数据——青岛2900公里的下水道中,只有3%为“德国制造”。

青岛德制下水道结构示意图

随便动一动脑子,大家也能想明白,在房地产振兴城市经济的潮流下,现今青岛城区的面积,和一百多年前的规模根本没法比,下水道系统的扩建是必须的。

当然,需要承认的是,德国下水道的雨污分流设计施工——雨水下水道(防内涝)、污水下水道(排出冲水马桶等产生的生活污水)与混合下水道(雨水、污水共用)三种,这在当年看来,确实属于一个非常现代化的理念,甚至领先于当今的一些中国城市。

但要注意的是,正如前面说的那样,这些德国人亲自搞出来的管道,只占了区区的3%而已。

更何况,这段先进下水管道的铺设,当年的德国殖民者也主要照顾的是自己族群的需要,仅保证了德国人聚集区的干净卫生,却任由污水排放到中国贫民居住的棚户区…..并非网传的那种——忙里忙外十几年,给青岛人民修桥铺路,建下水道,随即一战战败,挥一挥衣袖,啥也没带走的“圣母”形象。

1900年,一张从胶州寄往德国的明信片,右边白衣小孩拿的是当年德国国歌的第一句“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另外,比青岛下水道更神话的是,诸多民国政府时代德国政府给予的恩惠——非常典型的,当属“资助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传说。

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大致是说,当年的中国太过贫弱,连运动员的路费都出不起。于是,希特勒代表德国政府,“及时雨”般地主动承担了1936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全部费用。

但历史的真相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费用全部用的是中国人自己的钱——由国民政府财政拨款加民间募捐组成的,与希特勒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讲真,这让国民政府情何以堪。

1936年,柏林,德国华人欢迎中国奥运代表团

要说当年德三政府对中国参加奥运的资助,唯一有证可考的线索是——柏林奥运会期间,为了提升纳粹德国的美誉度和国际形象,一些国家的代表团获得了免交住宿费的机会,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队。

而且,柏林奥运会也并非像另一个版本的传闻说的那样,由张学良私人资助。

张少帅确实在奥运会上出过钱,但那是上届的事儿——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当年中国刚经历“九一八事变”和淞沪抗战,正逢焦头烂额之际,靠着张学良捐赠的八千大洋,才总算凑足了盘缠。

1936年柏林奥运会海报


另外一个感天动地的传闻当属“德三政府援助中国抗战说”。

首先,这个传闻,在时间方面都对不上号。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大清国时代,德国就已经是中方主要的军购对象了。

比如李鸿章大人,就和德意志军火大佬,克虏伯的掌门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交情不浅。至今,在厦门胡里山炮台,还保留着一门李鸿章于1893年购进的克虏伯大炮,其最远射程可达19760米,并被认定为“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海岸炮”

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

近代时期,作为欧洲传统陆军强国,普鲁士/德国一直属于亚洲国家们的学习效仿对象,像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建立的陆军,几乎就是照搬的全套普鲁士陆军军事理论、建设制度和制式操典;

跟日本的情况差不多,大清国的主要学习对象也是德国——李鸿章和俾斯麦那深厚的“友谊”,都离不开频繁的军火交易和军事指导,还有清朝后期所建立的新军,也都带着深深的德国烙印。

到了一战后的1920年代的魏玛德国时期,中国国民政府和德国的贸易交往又开始不断加热,双方合作的高峰时段跨度大致为1926-1937年。

1933年,纳粹党赢得选举,希特勒上台组阁,这才开启的德三政府时代。而此时,中国和德国的军火贸易合作,早已经做了很久了。

孔祥熙和希特勒所谓的“私交”仅仅建立在两国贸易方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德双方进行的是“贸易”而非“援助”。

大量技术、军火都是用高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或者是以货易货方式购买的,军事顾问也是八抬大轿高薪聘请的——咱们可是连个螺栓都没有“白拿”过。

同时,德国也有求于中国的稀有战略金属——钨矿砂,它们都属于制造钨合金钢的关键材料,是生产枪炮的必需品,此外还有中国特有的猪鬃和桐油等等。

就说这个猪鬃,别看不起眼,但它绝对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大家想想,各色武器装备,哪一个可以不上漆,直接就开出来用的;此外,猪鬃刷还有清理大口径火炮炮管内的火药残渣的重要用途。

更让人尴尬的是,据史料记载,德国出口中国的工业品,尤其是军工类,一些属于二等品,甚至是质检淘汰掉的“残次品”,但价格却都要按照一等品和精品付给。

为此,国民政府代表还跟德国有关部门交涉了多轮,要求退换货。

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德三政府为了表示对日本“大东亚共荣”计划的支持,逐渐疏远了中国,在日本的压力下,一度在收到货款后,拒绝交货。

从1937年起,德国顾问团成员们被陆续撤回,同时德三政府公开承认了伪满洲国,中德军事贸易迅速走向冷冻期。

而这时,正逢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进入1938年后,德国顾问团已经全部返德,其中就包括了蒋介石的军事顾问——冯·法肯豪森将军。

冯·法肯豪森回国后拒绝接军职,在盖世太保的监视威胁下,还坚持宣传中国抗战,直到德国下令预备役军人全部恢复现役,才被迫重新加入了国防军。

而那大名鼎鼎的德械师,其主力基本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损失殆尽…..

电影《八佰》里,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德械师


而有关民国期间中德的密切合作,还往往离不开另一个有板有眼的传说,其中的情节,就好似写下它的人,自己亲身经历过似的。

大致的故事是,希特勒早年流落维也纳街头,被一对华裔夫妇救助(据说还姓张),之后发迹了到处找,想报恩,结果没找到,只好给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支持咱们中国抗战…..

希特勒在奥地利流浪时的画作

从历史文献的角度上看,可以肯定地说,被救助,要报恩的故事是个彻头彻尾的,一厢情愿的杜撰。

比较权威的几本书,比如希特勒口述,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我的奋斗》;还有引援了大量一手材料,采访了很多亲历者才成书的《第三帝国的兴亡》都没提及此事,甚至连类似的可以联想的线索都没有。

很显然,这就是咱们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话本“报恩故事”的套路。

毕竟,换个角度想想,此时德占区的华人本身就很少,工作、居住的领域也非常集中,行迹应该非常好寻找,加上纳粹盖世太保那套“一查八代,挖地三尺”的侦察反侦察能力,怎么可能找不到呢。

而有关希特勒对中国人的真正看法,可参考下面这段话——“假如一个黑人和中国人学会了德语,余生也说德语,那么就算是已经德意志化,进而可以获得选举权,这种想法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我的奋斗》

《我的奋斗》英文版(英文版是德文翻译的,中文版又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有删减,还是英文版比较全)

1930年代的中国驻德大使刘崇杰,就曾因《我的奋斗》里对中国人发表的歧视性言论,而向德国政府提出了抗议。但德国政府只拿“会考虑做出删减”随便敷衍了一下,然后,照旧原样出版……

甚至,在狂热的种族主义者希特勒的眼中,日本人作为盟友,本质上也是相当低劣的,仅仅是为了建立日耳曼尼亚的“千秋大业”,暂时屈尊一下罢了。

比如,日本电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中,曾有一段这样的情节——日本人读日文版《我的奋斗》里面贬损大和民族的段落。

进入1940年代后,德政府还对其境内的华人进行过大规模迫害,曾经的德国唐人街就是在此时消失的。

至今,德国仍是唯一没有唐人街的西方大国。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了,季羡林老先生当年的德国过得还不错,甚至比一般的德国平民生活还要好。

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941年后,季老先生拿的是汪伪政权的护照,算是“友邦”留学生,毕竟烽火连天的,为了留学舍命千里迢迢地去重庆国民政府办护照,那也属于非常不现实的事儿…..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季老先生的《留德十年》。

另有一些非常细节的说法,绘声绘色地说,希特勒非常崇拜中国文化,枕边一直放着《孙子兵法》,此本书作为希特勒的“挚爱”,还伴随他在柏林地堡里走向了最终灭亡——就好似作者亲眼见过一般。

其实,据希特勒的贴身秘书荣格夫人回忆,希特勒平日里随身带着的书,是普鲁士将领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属于妥妥的德意志派系军事论著。

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

客观看,二战前后,德国的外交思想是非常务实的:和日本结盟是谋求牵制苏联;而援助中国就是为了换取战争资源….出于国家既得利益的考虑,中德结成了密切的贸易兼军事合作伙伴,其他的,就别想太多了。


那么,为何当年的“地摊文学”带来的各种“传闻”,往往会被曾经的人们信以为真,并虔诚地广泛流传开来呢?

那些“历史真相段子”的盛行期,大概为1980年-2015年这段时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开放国门的时候,有机会出去“开眼"的人并不多,对国外译著和影视的引进和介绍比较有限,人们外语掌握得也不灵光,再加上那种“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心理,进而产生了对西方世界想象的投射——这使得一些根本就没有出过国,甚至都没认真查阅过史料的“地摊文学家”会有意或无意地以西方历史为背景,顺着东方文化的传统思维,凭空造出一些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美好的历史真相”。

比如,类似于《三言二拍》里面报恩故事的“希特勒受张姓夫妇救助后,要主动报答中国,资助奥运会、援助中国抗战”的传说;或者仅仅凭着对“德国制造”和德国人严谨靠谱的印象,就搞出了的那个青岛下水道令人暖心的“百年油包纸”…..

不过,最近这些年,随着咱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真实,同所谓“发达世界”的差距不断缩小,在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积极环境下,有关“洋大人”的各种段子,也愈发没了市场,几乎都已经不攻自破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