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秀美太河

东余粮村

一、 余粮的由来

“余粮”初始写作“鱼梁”“鱼鳞”,后嘉言近音写作“余粮”。淄河流域著名革命家冯毅之先生在他的著作《淄水涛涛》文中写作“鱼亮”,亦不知有何出处。以上三种写法,皆源于东余粮村东有一巨石,酷似鱼,头东尾西,静卧于沟底,因而得名。“余粮”二字最早见于本区西崖头村张氏明朝万历祖辈,上有“避难益都城西南余粮峪”之语。

东余粮石鱼

至于东余粮,大约明中期建村,最早的官方记录见于清朝宣统二年的《博山县志》。而《淄川区志》则有这样的记载:“先由张姓于明嘉靖年间由益都迁至其地定居,后高、王两姓陆续迁入,渐成村落。”其实此说并不准确。最晚在宋元期,东余粮就有人在此散居,现村中许多地名,如“郭家溜子”、 “佟家溜子”、“薛家台子”、“姚家林子”等,都是这些人家在此开荒种地、生活居住的铁证。只不过后来,或因灾荒,或因瘟疫,或因兵匪,全家罹难绝了户;抑或因故举家外迁,远走他乡,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余粮这片土地上;更不知还有多少人家,被这里严酷的生存环境所吞噬,没留下地名,更没留下地名,只留下了深埋地下的墓穴冢冢。

东余粮老石房

二、凄美故事

有一处地名叫“三瞪眼”,位于村庄东边天摩崖半山腰上,其所承载的故事说来更令人心情沉重。传说不知什么年代,村里有一三口之家;即父亲,儿子,儿媳。遇到灾荒,庄稼绝收,熬到暮春,家中、坡里实在再无可食者,爷俩在坡里刨地,饿极邪念生,竟打起了吃儿媳妇的注意,中午回到家中,公公含着眼泪说了声,“孩子,对不住了”,然后使眼色叫儿子动手,儿子扬起镢头砸向自己的媳妇,可能也心存不忍,镢头扬在空中稍有迟疑,媳妇见事不妙,闪身冲出家门,慌不择路,顺着山路向东狂奔,爷俩知道事情败露,在后面紧追不舍,向东的山路全是上坡爬岭,且越爬越陡,以致爬到天摩崖半山最陡处,儿媳再也跑不动了,死就死吧,一屁股做了下来,儿子也精疲力尽,虽然离媳妇不甚远,但再也无力向前挪动半步,父亲更不用说,年老力衰,早已坐到了路边。三个人都已经到了生命的极限,气喘吁吁,六目相对。望着儿媳绝望无助的眼神,公公忽然良心发现,想到:我们爷俩撵她吃她是为了不被饿死,想活命,而儿媳没命地逃跑,不想被吃,也是为了活命,谁都不想死。想到这里,就改变了主意,说:“我们爷俩错了,我们回家吧,要活一块活,要死一块死”。儿子自然也愿意。据说,后来儿媳妇发现了屋上的屋烂草可以吃,三口人竟大难不死存活了下来。

东余粮天摩崖

三、 村庄兴衰

在人们的记忆中,自古东余粮的居民只有张、高、王三姓人家,而张家、高家都是明初移民,且都是经过二次、三次迁徙,辗转迁来,时间应该是明朝中晚期,王家来的更晚些。从三姓人家在村中的居住情况来看,张、高两家居住都比较集中。张家的居住地朝阳,避风,风脉好,为上佳之地,高家次之,而王家则散居于村庄外围,以此分析推断,《淄川区志》关于三姓人家来东余粮定居的先后顺序早有记载,只不过具体的时间已无法明确。粗略算来,三姓人家在此定居已四五百年时间,但人丁的发展都极为缓慢,且也没出一个什么官,究其原因,人们将其归咎于“南蛮子”。传说有一“南蛮子”,要在东余粮村东——名曰“东石湾”的巨石上凿一大洞,村里人不同意,南蛮子诳之曰:“东石湾,西石湾,打个窝子树旗杆”意为打了窝子就可以发迹,出大官。村里人信以为真,实际正好相反,是“东石湾,西石湾,有了窝子没旗杆”——被破了风脉,所以就无官可出了。传说是否真实,已无稽可考,但东石湾,西石湾两块顽大巨石分列村庄东西两头都是事实。巨石上的“窝子”也真实存在,直径约四十公分,深约半米,内壁光滑,以此分析,很可能是没有碾磨时,人们用来舂米的名叫“搕臼”,现在想来,在东余粮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样严酷的生存条件下,父母想填饱子女的肚皮不被饿死尚难做到,又怎能奢望,怎能有能力去供孩子读书求功名呢?也有人说,东余粮这地方原先风脉太好,太硬,一般人家根本住不了,所以都绝了户,多亏了“南蛮子”破了风脉,才得以平平安安地生存了下来。这也许是余粮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吧!长期贫穷封闭的生活赋予了余粮人勤劳、淳朴、节俭、忍耐的品格,但也同时使他们缺失了开放、圆活、上进的精神。

东余粮石碾

四、村庄沿革

关于东余粮的隶属,在元、明两朝应属“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怀德乡太河”,在清朝则是“山东青州府博山县东北路下册社”,建国后至今一直划归淄博市淄川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称呼为“淄川区太河公社东余粮大队”,下设九个生产小队,每小队人口在80至120人不等。七十年代末,东余粮迎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人口达到历史最高纪录,接近900人。村里的各项事业红红火火。一是教育,东余粮自己办起了初中班,连小学共有教学班七个,学生人数近150人,校舍俨然,书声朗朗。二是卫生,村里设有卫生室,且小有名气,十里八村都有人前来就医。三是村里成立林业队,副业队,承包队,文艺宣传队,各具特色,各显神通。平时村子里鸡鸣犬吠,人来人往,喧嚣吵闹声不绝于耳,尽管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是贫穷的,但精神面貌抖擞,朝气蓬勃。八十年代起,从土地承包到户,到生产小队解体,再到各单位解散,人们为发家致富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村里人口越来越少。九十年代后期政府组织扶贫搬迁后,村里只剩下百十口人。

近年来,村子里盖起了居民楼,硬化了道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与此同时,自然景观开发也如火如荼,不管什么季节进村,映入眼帘的是东余粮村山清水秀、石奇洞幽,绿荫环绕、落英缤纷,楼房与院落交相辉映的山乡美景。

余粮新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