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资助学校无数,被评为“八闽四大杰出教育家”之一;返乡投资20多亿港元,没拿一分利润回香港;办学理念超前,不希望年年得红旗,个个是状元。
吕振万:扶贫先扶智 兴业当兴学 育才不分地域
“家乡百业待兴,教育更应先行。捐赠教育事业,此乃先辈之嘱,吾人之最大乐事,望众先生能给予协助,确保教学大楼品质优良,造福后代。”最近,南安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李妙连在参与主编《石井记忆》一书时,从石井三乡小学原校长吕开通手中拿到一份珍贵资料——吕振万的亲笔信,目睹着泛黄的书信,她不禁感慨道:“记忆中到处可见的吕振万楼慢慢也在变成回忆,有的依然挺拔,有的已不复存在,今天看到他的亲笔信,仍是那么感动……多么纯粹的拳拳爱国爱乡之心!”
是的,在大多数人的青春记忆里,都有一栋振万楼。在南安,只要有学校,无论是城里还是郊外,校园里最漂亮的建筑物,十有八九是振万教学楼。
“振万先生不仅出资兴办教育、奖教奖学,他还以‘万言书’阐述了他的超前办学理念。即使放在今天,这样的理念仍是领先的,仍然适用,让人受益匪浅。”谈及吕振万的办学理念,与之有过交集的南星中学校董会秘书陈云霞如是说。
八闽杰出教育家
资助170多所学校
说到水头镇朴里村,有些人并不知晓,但提及吕振万,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穿过窄窄的竹杆巷,一座门牌号为“三中112-1”的破旧砖瓦房格外醒目,屋内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朴一村村委会主任吕炜明指着一间屋子说:“这就是吕振万的出生地。”
吕振万出生地
附近另一座门牌号为“三中120-1”的砖木结构建筑,则是吕振万故居,同样人去屋空。吕炜明补充道:“接下来这座古民居将重新修建,吕氏后人正在全力争取资金。”
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无论是出生地,还是成长之所,其破败之状与吕振万生前捐建学校形成鲜明对比,从南星中学的校园环境可见一斑:小桥流水,花红柳绿,现代化的教学楼,气势非凡的科学楼,别致的师生宿舍。
南星中学吕振万楼
不少南星中学师生依然记得吕振万说过的话语:“好的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学校是培育人的地方,心性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个人太重要了,有些东西可以放弃,但是学校建设不能委曲求全,一定要最好。”
5月22日上午,记者赶到南星中学时,学校党支部书记郑振隆、校长尤春生带记者参观了吕振万楼、达民楼、吕杨杏珍楼等大楼,这些都与吕振万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27年,南安教育界先驱吕梓材先生邀请地方贤达商议,倡议借水头朱祠为校舍创办中学,包括吕振万父亲吕尚直在内的热心乡贤参与协助筹办。于是,南安第一所中学诞生了。”郑振隆说。此后,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南星中学在风雨飘摇中走过,并于1958年增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
1979年,南星中学校董会恢复,长期担任过董事长的爱国华侨吕达民、吕超民、吕振河昆仲担任名誉董事长,其弟吕振万任董事长。自此,吕振万家族投入巨资,全面规划南星中学的改建工程。南星中学进入第二次建校时期。
南星中学
“吕振万大学毕业后,曾在南星中学担任过校长,故而对学校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尤春生说,为培养家乡子女,创造就业机会,吕振万还倡议南星中学与南益集团、蟠龙开发区联合办学,于1992年创办“南星职业中专学校”。
南星中学只是吕振万捐建学校的缩影。历年来,他先后捐资逾2亿元用于发展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其中,建造170多所校舍,仅在南安捐资兴建教学楼110多座,1400多间教室,捐助的覆盖面达16个乡镇,100多个村落。此外,还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厦门一中、漳州一中、泉州培元中学等设立奖教奖学金。
吕振万继承、发扬、光大了陈嘉庚先生爱国重教的传统,为我国特别是福建的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2000年12月19日,《福建日报》把陈宝琛、陈嘉庚、梁披云、吕振万评为“八闽四大杰出教育家”。
少年便有鸿鹄之志
兄弟合力名扬海外
“之所以对教育事业倾注一生,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本身就接受过高等教育。”吕振万的侄子吕良金说,吕振万的父亲早逝,如果说兄友母慈对他无私的爱是给吕振万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他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则是兄长、母亲给他的最珍贵礼物。
吕振万,又名吕辛,1924年2月19日出生,家中排行老四。1939年就读于泉州培元中学,1942年就读福建学院,1946年毕业于中国朝阳学院(系中国人民大学前身)经济系。
“我的理想不是用现在的青春投入去换取未来的‘黄金屋’‘千金栗’‘颜如玉’,而是想做一点对社会公众有益的事。”在社会矛盾纷呈、民生凋零的年代,这位在培元中学就读的南安少年就开始关心芸芸众生。
在他进中学、入大学的求学年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他读书不忘救国,参与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在内心点燃。
1951年,自称“从中国农村走出来”的吕振万先后考察了日本、缅甸、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他以敏锐的预测力,判断亚太地区必将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心。因此,他与兄长们以香港为基地,开设贸易公司、经营星洲、印度尼西亚及日本转口贸易。
吕氏兄弟见战后粮食匮乏,便抓住机遇,将印尼价格便宜的红豆、黑豆运往日本,结果大获其利。吕振万的经商头脑逐渐展露:1953年,他瞄准印尼庞大的贸易市场,把日本工业产品例如衣车、纺织机械、五金、自行车运往印尼。几年间,单是做印尼的贸易,每年便赚三五十万元——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从1955年至1957年,吕氏集团成为香港最大的国产棉纱、坯布经销商。其转口贸易业务占全港贸易额的4%,登上香港十大贸易公司之列。贸易上取得成功之后,他们将业务转向多元化发展,购买仓库,投资地产,发展物业。
1967年,抓住了日本高度经济发展潜力的时机,吕氏集团在日本神户创办的华东联合有限公司,仅房地产业就拥有高层大厦多座。1986年又挺进香港大力发展地产,仅一年便在湾仔购入近2亿元的物业。上世纪90年代,吕振万甚至在香港九龙观塘建造了一座全海景21层现代化综合写字楼——振万广场。
值得一提的是,经营仓储一般回报率不高,但吕振万有其“仓储玄机”,他说:“经营仓储是一项长期投资,其间虽然获利不多,但数十年后,仓储地皮升值会以倍数计,一旦申请更改物业用途,一定获利不菲。”
返乡投资20多亿
没拿一分利润回港
吕振万事业有成的同时,没有忘记养育他的祖国。在他的故乡水头镇,经济繁荣的背后,离不开这位旅港乡贤的良苦用心,占地1800亩的蟠龙开发区便是他反哺家乡的杰作。
吕振万故居
驱车从G324(福昆线)穿过,道路两旁企业林立,南益纺织等“南”字号企业熠熠生辉,这就是吕振万大手笔投资的蟠龙开发区。要知道,28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坡野岭。
“我生长在中国,时刻记着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有个愿望,一旦事业有成,定要效仿南通状元公(张謇),一在家乡捐资办教育,二在祖国投资办厂,以尽绵薄之力。”他的梦想在改革开放之后得以实现。1980年,吕振万将他的南益织造厂和泉州籍港胞林树哲、徐伟福、杨连嘉三人合办的建兴织造厂合并,改组成南益织造公司,从此开启了香港南益集团的奋斗历程,南益集团也成了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祖国的港资企业之一。
1980年,南益集团以官桥锅厂一幢800平方米的简陋车间做厂房,办起了南丰针织厂。办厂初期,环境和条件十分困难,厂里只拥有115台针织机、150名员工,但吕振万经常鼓励员工:“要让全世界最好的毛衣出自你们的手。”经过几年的奋斗,南丰针织厂生产的毛衣合格率达到国际规定的99.6%,畅销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此后,南益集团从针织起步,继而向制衣、漂染、仓储、运输、花卉、娱乐、机械制造、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发展。南益集团从最初的只拥有一家小厂发展到目前拥有40多家“南”字号企业,被称为“世界一流工厂”。
在这些“南”字号企业中,不少就聚集在蟠龙开发区。1991年,由吕振万在水头独资开发建设的蟠龙开发区破土动工。经过5年的建设,一座崭新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小城镇拔地而起。
走进开发区,被称为“香港花园”的商住楼整齐规划,园区内幼儿园、小学、医院、菜市场、停车场等生活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花园式工厂林立,充满现代化气息。
实际上,在投资大陆并非一帆风顺。1989年,在一片人心浮动的外商撤资潮中,香港南益公司董事会上议论纷纷,最后,目光锁定一直一言不发、认真倾听的董事长吕振万身上。这时,吕振万坐直了身子,缓慢而坚定地说:“我对中国政府有信心,相信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会很快稳住局势,继续沿改革开放的路线前进。”
正是对祖国这片故土永怀挚爱,使得吕振万以后不断在大陆增加投资,投资额超过20亿港元,而利润,吕振万曾说:“我没有拿一分钱回香港。”
理念超前写下“万言书”
提倡把道德情操放首位
难能可贵的是,主张“扶贫先扶智,兴业当兴学,育才不分地域”的吕振万,不仅出资兴办教育、奖教奖学,他的办学理念也很超前。陈云霞说,1993年,吕振万亲自撰写了《办好南星中学意见》的万言书,他表示,应把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放于首位,而爱国情操的培育更应放于重中之重的位置。他还指出,办教育应本着“有教育而有人心,有人心而有风俗”的宗旨泽被乡民。不希望年年得红旗,个个是状元……德者是为人之本,智体相辅相成,就能体现教育“百年树人”的实质意义。
吕振万亲笔信
在“万言书”中,吕振万用企业家的眼光作了一个确切的比喻:“中等成品的数量往往多于上等的成品,因而获得的利润就更多。”这个利润便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
吕振万亲笔信
“振万先生爱书、好书,嗜书如命,他痛惜一些专家学者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因出版机构资金拮据而无法传世。由此他捐资助力厦门大学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创立了‘厦大书籍出版基金’。”陈云霞说。
“吕振万不仅在教育事业倾其所能,还创办海都医院,并发起兴建石井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等。”南安市郑成功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许庆芳补充道。
李妙连、许庆芳、吕开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吕振万一生捐建学校之多,以至于没法一一到场,但他通过书信等方式,了解学校的建设情况。“吕振万曾说要建100所学校,实际上不止,单单石井就有7所。”吕开通曾担任石井三乡小学校长,这所学校吕振万捐了24.5万元,尽管两人未曾谋面,但吕振万时刻关心学校建设情况。
“每建造一定程度,我们都会定时汇报,拍照传真过去。校舍最终以75分高分通过验收。这是他捐建学校中,最高分通过验收的。”吕开通回忆,“学校建成后,包括花圃也是他本人设计,他还给学校老师连续发了两年第十三个月工资,包括学校落成剪彩,前后共捐了30多万元。”
在往来书信中,吕振万还答应吕开通,要在学校公路两侧建10个店面,供学校出租,将所得用于奖教助学。此外,还要建音乐室、电脑室、美术室、教师宿舍等。遗憾的是,吕开通不久被调往其他学校,这件事就此搁浅。
吕振万对社会慷慨捐赠,对自己却有点“小气”。陈云霞说,“有一次在香港见面时,饭后吕振万随身携带一盒饼干,盒子里还有几小包,一包就4片,他拆开吃了一片,拿一片分给我,剩下的两片再用小夹子夹着,留着后面吃。”
还有一次,吕振万身体抱恙,前往医院体检,花了6000多元,他打电话向陈云霞抱怨“费用太贵,6000元可以做很多事”,并向陈云霞问道“学校一套桌椅大概多少钱?”当听到一套200元时,他说:“那可以买30套桌椅啊。”
2015年4月5日,吕振万在香港逝世,享年91岁。
许多人记忆中都有一栋振万楼
南安侨光中学振万教学楼
南安市五星中学吕振万大礼堂
厦门一中振万教学楼
集美大学吕振万楼
福建师范大学吕振万楼
或许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见过他,但我们读过的学校可能就有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楼。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位老人。
栏头题写人
黄原子 南安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务副主席,南安市政协常委,南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南安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酷爱书法,长期研学“二王”及宋“四家”,作品多次参加县、市书法展。
海丝商报记者:苏清彬 黄奕群 李杨瑜
1.文章《「三乡原子」美国投了三颗原子》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三乡原子」美国投了三颗原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