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一将近,疫情趋缓,过去两个月来一到晚上就门庭冷清的衡山路,正慢慢找回它几十年来夜生活的魅力。

2017年,永平里完成改造,正式开张迎客。这里有上海昔日法租界的洋房风情,更有当下工业风的摩登情调,一时成为周边居住的“老外”和白领下班小酌、聚餐的胜地。

在天气好的日子里,永平里的餐厅、酒吧的露天位常常坐得是满满当当。疫情趋缓后,这里的热度又渐渐回升,近日来连续的好天气,让餐厅和酒吧的生意重新旺了起来。

夜晚的永平里灯火辉煌。

晚上八点,永平里的餐厅热闹非凡,夜色微凉中不少人选择在户外用餐。

晚上十点,在永平里用餐的客人逐渐散去,衡山路沿街小酒吧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

晚上十点以后,衡山路的餐厅渐次打烊,这里成为小酒吧的天下。在2000年到2010年,是衡山路作为酒吧一条街的鼎盛时期,当时,以衡山路为中心,包含周边的支路上,沿街的酒吧多达100多家,一时盛况空前,在上海风头无两。

许多外地访客、旅人以打卡衡山路酒吧街,作为体验上海夜生活的必到之处。

如今,在衡山路上依然可以看到十数家沿街而立的酒吧。其中一家,开在衡山路永嘉路路口,自1994年开张起,已经有了26年的历史,号称衡山路酒吧文化的“活化石”。

晚上九点半开始,这家老酒吧的生意就渐渐兴旺了起来。

这间酒吧的老板有个一半江湖风一半偶像派的名字,欧阳光良。

年过七旬的欧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赴日淘金潮中的一份子。十年在东洋沉浮打拼,欧阳终究选择回到上海。彼时上海正值浦东大开发的前夕,欧阳从日本带回了经商的机遇,也带回了在酒吧消费的文化。

酒吧老板欧阳。

日本的上班族在下班以后,相约去酒吧喝一杯是职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本过惯了和同事客户迎来送往的生活,手上有了闲钱的欧阳想开一家自己的酒吧。

“做这个生意,其实就是我自己需要一个喝酒的地方。一个礼拜来个三四天,只要公司没事我都会在这里,有些客人来的时间长了,处成了朋友,有时候我请他们喝一杯,有时候他们请我喝一杯,大家都很开心,结果一晃,20年就过去了。”欧阳说。

在欧阳的店里,挂着两张最得意的照片。其中一张,是自己上日本《朝日新闻》的报道。

他说,90年代,在上海开酒吧绝对是时髦又稀奇的事,那时候很多中国人留在日本,成为“黑户”,《朝日新闻》之所以报道他,主要就是想要介绍一位回国创业的典型,鼓励大家不要做非法的移民。

时过境迁,中国不再是90年代的中国,欧阳的酒吧也从潮流的尖端,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酒吧史上的“活化石”,留下的这张报纸,倒是成了一段历史的记忆。

欧阳墙上的另一幅照片,是他和纳达尔的合影。欧阳不仅喜欢看网球,也喜欢打网球,在上海的网球球友界颇有名气,前两年还荣升为上海市老年网球协会的会长。

不过,与纳达尔的聚餐,缘起倒不完全来自于他的江湖地位,而是他的一位朋友在西班牙开餐厅,店恰好在纳达尔家的旁边,两人就此成为好友,往后每一届的上海大师杯也成为了纳达尔来访友的机会。

欧阳张口闭口说的最多的,就是朋友两个字。他穿衬衫,会把最后一粒扣子也扣上,颇有上海老派人的端庄和体面,张口说起话来,却是一股敦厚和亲切的味道。

他在上海开厂,“机会是日本的朋友给的”,生意品类越做越多,因为“下订单的都是行业里很熟悉的朋友”,见到偶像纳达尔,也是因为“自己的朋友和他认识。”

欧阳的老客人们。

这样的人,店里自然不愁生意,欧阳说,自己有一批跟了他20年的老客人,这家店已经不属于他一个人。

今年1月,因为疫情,店被迫停开了一阵。欧阳的老客人们寂寞难耐,先是给欧阳发信息打电话,要求去他店里,关着门,大家在二楼聚聚。

欧阳思量半天觉得不妥,结果客人们直接在微信群里用视频功能搞“云喝酒”。疫情趋缓后,欧阳被客人顶在杠头上,在衡山路上最早一批开了门。

疫情的情势一波三折,店也是关了又开,直到最近,大家终于可以重新回到了多年来下班来店里打卡的“日常生活”了。

回想起这么多年的开店生涯,欧阳很唏嘘。他说,即使是2003年SARS,店里也没有受太多的影响,新冠肺疫情刚出现的时候,他也没太当回事,没想到来势汹汹,这次竟成了开店26年来停工最久的一次。

欧阳店里的免洗洗手液和温度计都采购自日本,从细节上,可以看出他和日本打交道多年的习惯。

说话间,跟了欧阳21年的店长跑来跟欧阳说,店里喷那么多消毒水,味道很大,怕影响客人在店里消费的体验。

欧阳摆出老江湖的派头,斜着脑袋对店长说,现在这个时候,怕什么味道,客人闻到消毒水的味道,才能觉得安心,不是吗?

欧阳隔壁的酒吧门口显示屏上醒目地放着武汉加油的海报。

欧阳开这间酒吧的初衷,就是因为自己需要一个喝酒的地方,开了26年,这里成了他另一个家,也成了他客人的另一个家。

近两年,欧阳的店里发生了老客人带自己的儿子一起来玩的轶事,而欧阳也因为总是在店里,帮朋友在生意或者生活需要帮忙之处穿针引线,有了一个老娘舅的称号。

有人问他,店里要不要重新装修,把风格搞得再时髦一些,欧阳说,这间店的精髓是人,而说起他店里那张当时上海独一无二的U型大原木吧台,和用了26年的定制酒吧桌椅时,他的脸上满是自豪和满足的表情。

也许,无论是永平里的高档餐厅,还是梧桐树下沿街而立的小酒吧,衡山路夜生态的一再复兴,都来自上海骨子里不变的情调。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董天晔 摄影报道

来源:董天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