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4月3日,毛泽民出生在韶山冲的一间农舍里,毛泽民比哥哥毛泽东小3岁。在毛泽东出生之前,母亲文七妹曾生过两个男孩,都在刚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

她生怕这第三个男孩也不能长大成人,于是,便抱着他到娘家的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一块巨石,认“干娘”,还取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石三伢子排行老三,字润之(后改润芝),也就是毛泽东;毛泽民便顺理成章地排行老四,字润莲。

相对于17岁便出门读书的毛泽东来说,毛泽民和父亲母亲相处的时间更长,因此,毛泽民既继承父亲精打细算的性格,又继承母亲的博大胸怀,毛泽民为人慷慨富有同情心,这一点是他继承了母亲的优良品质。

毛泽民与毛泽东,虽为同一个父母生的亲兄弟,但两人相貌迥异。毛泽东长得更像母亲,眉目清秀,气宇轩昂;而毛泽民的长相却酷似父亲,兄弟两人的性格,也大有不同。

有一次,下大雨前,毛泽东去收谷子,看见邻居家的老大娘正一人在忙碌地收谷子,毛泽东立即放下自家的谷子,去帮助邻居家的老大娘去收谷子;结果大雨来之前,邻居老大娘的谷子都被收起来了,但是,毛泽东自己家的谷子却被大雨冲走了不少。

事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狠狠地教育了他;毛泽民也很是不理解,就问他的哥哥毛泽东:“为什么不收自己家的谷子,却要先帮助别家?”毛泽东向他解释说:

“邻居家里穷,去帮工的人少,又要交租子,水冲走了谷子,怎么能交租呢?哪里还有的吃呢?”

这一点使得毛泽民格外佩服。在某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上,毛泽东就比较像母亲乐善好施,对于父亲的很多行为毛泽东会公然抵抗。

而弟弟毛泽民也知道父亲这样做是不对的,他很敬佩哥哥有自己的想法,在父亲做得不对的事情上,敢与父亲作斗争。起初,毛泽民比较胆小不敢和父亲唱反调,但是,后来看见哥哥毛泽东这么有想法,他在处理很多事情上,也学起了哥哥毛泽东的样子。

只要父亲做得不对,就应该指出,或者以合理的方式指正父亲。

毛泽东小时候受表哥王季范影响很深,喜欢学习,愿意接受新事物,就选择外出求学,后来,参加革命战争,他们还有一个弟弟毛泽覃,也被毛泽东带出去求学。

而毛泽民选择在家里照顾父母双亲,接手家里的生意。后来,毛泽民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王淑兰,两个人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直到父母去世都是两个人一直在身边侍奉。

然而,这一切都被外界的不太平打破了,本来不出意外,毛泽民本会继承父亲的家业和结发妻子安安稳稳地在家里过一辈子。可是,1921年的农历正月初八的晚上,毛泽东回来动员全家走出韶山冲,参加革命斗争,毛泽东想把两个弟弟都带出家乡,干一番大事业。

之前,父母亲尚在,需要有人养老送终,因此,他只能先将小弟泽覃带到长沙读书。现在,二老均已故去,毛泽东所想的并非家中的琐事,而是如何把泽民也带出韶山冲,到外边去读书、做事,长长见识。

可是,这毕竟是父母两人辛辛苦苦留下的根基,毛泽民一家怎么忍心抛弃这里的一切,去外面闯荡呢?毛泽民也很是着急,不种田,我们一家人去吃什么啊?然而,毛泽东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他为弟弟已经找好了一份工作——在长沙一附小主持庶务,也就是旧时在机关团体里面做杂事,这样毛泽民还可以多读一点书。

经过毛泽东的劝说 “舍小家,顾大家”,及当时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那时候,军阀割据,许多人都吃不上饭,“我们一家子吃不上饭没关系,我们要出去干革命,让大家都吃上饭”,最终,毛泽民一家都同意毛泽东的想法,打算和毛泽东出去闯一闯。

毕竟,这个地方是毛氏家族世代生活的地方,毛泽民真的很割舍这份感情,此时,毛泽东这样建议毛泽民:

“田让给又穷又会做田的人去做,房子就让做田的人住,再从鱼塘里打些鱼,从家里拿些腊肉,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表示感谢。父母死了,他们的衣服、被子送给那些最困难的人家;屋里的东西,该送的送,该丢的丢,都处理掉,没有用处的全都不要了。”

由此可见,一代伟人毛泽东做事情的果断和慷慨。

毛泽民夫妇也真的按照大哥毛泽东的要求,做好离家前的各项善后工作。最后,正月二十五,毛泽民一家从家里出发,离开了生活了二十五年的故土。就是这样,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毛氏家族一大家人走出韶山冲,投身到了革命事业中去。

到了长沙,毛泽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所小学里管理庶务;毛泽民善于精打细算,他不仅帮助教职工食堂改善了难吃的伙食,还让每一位教职工顿顿有肉吃。毛泽民做的“毛氏红烧肉”,更是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毛泽民为大家办实事,受到大家的欢迎;为了可以买到便宜实惠的菜,他经常要早起去菜市场采购,在毛泽民的精打细算下,学校食堂不仅没有亏本,反而每个月还有结余。

从管理学校食堂的小事,可以看出,毛泽民很善于财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当然负责学校的庶务,不只是管好教师食堂,还要管理全校的经费使用。毛泽民看见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像自己小时候一样上不起学,就想出了分期付学费的方法;并且把这种分期付学费帮助更多的穷孩子读书的想法,向大哥毛泽东做了汇报。

毛泽东高兴地鼓励他说:

“论理财,你是行家里手,只要不影响学校的资金周转,你就放手去干吧!”

这种方式帮助很多孩子重新走进了学堂,改变了不少穷苦人家孩子的命运。自从来到省城长沙后,毛泽民就按照大哥的嘱咐,白天在附小工作,晚上在夜校读书。毛泽民在夜校读书,不仅学习了文化,也懂得不少道理,他的思想境界也越来越开阔。

1922年,毛泽民成功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农民出身的毛泽民,却有着一种天生的执着干劲,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就会尽全力去做。在工作时,毛泽民为了更多地给工人群众谋福利,为了给刚成立不久的年轻政党储备更多的经费,支援全国工人的斗争,他可谓殚精竭虑,长期超负荷地工作着,身体状况也愈来愈差。

有一次,毛泽民更是患上急性阑尾炎,要不是剧痛难忍,高烧不退,他都不会去就医的。当他住进医院手术时,阑尾已经化脓穿孔,以至手术后,伤口也久久不能愈合。折磨人的病痛使毛泽民寝食不安,日渐消瘦的他,还不忘继续工作。

毛泽民与结发妻子王淑兰,在长期艰辛的生活和劳动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革命工作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毛泽民已经打算将自己余生交给党的事业,今后的人生只能在不停的奔波和极度的危险中度过。

而自己的妻子王淑兰是个小脚女人,不可能跟随自己在外面一直奔波,为了妻子和孩子的安危,他不得不和最爱的妻子王淑兰提出离婚的请求。然而,王淑兰是一位极其豁达而又格外明事理的女性。她在思考后爽快地对毛泽民说:

“我生是毛家的人,死是毛家的鬼。你就放心地出去干革命吧,我会把远志(两人的女儿)带好的。”

毛泽民随后又将自己的经济头脑用在管理金融事业上;1922年9月,毛泽民被派到安源路矿公司搞工人运动,那时候,工人运动需要资金支持,如何筹措资金,这成了一个大难题。

不过,毛泽民想到一个点子,他想搞消费合作社(相当于现代的股票交易所类型的结构),他想通过合作社发放股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让股票流通入市场,以此来筹措资金。

聪慧的毛泽民为了吸引更多的爱国人士筹款,他在股票正面都印上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等字眼,对外宣称是红色股票,仅仅数个月,毛泽民就筹备到万余元的股金,并以此作为工人运动资金。

在工人运动顺利结束后,毛泽民继续发行红色股票,而安源路矿红色股票,也是共产党在发展金融事业上的一次探索。毛泽民在领导安源路矿工人革命后,就担任了该地合作社的负责人,并有幸成为发行红色股票的探索者和奠基人。

其实,在成立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之前,不管是奸商、还是矿局,都对矿工的利益进行层层盘剥。

当时矿工领取的工钱不是现金,而是“矿票”,可是,到了银铺兑换才知道,一元矿票最低要缩水两成;工人消费合作社为了帮助矿工解决兑换难的问题,在下面设立了兑换股,按照1:1比价进行兑换,这样仅成立半个月,就将安源街上大小的店铺都击垮了。

工人消费合作社兑换矿票举措,极大地减轻了矿局和资本家对工人的盘剥。毛泽民为了能让矿工和群众买到比较便宜的日常用品,利用铁路运输的便利条件,派人到汉口、株洲、长沙等地购买物资,减少了物资中转费用,然后,以低价卖给安源的工友。

这样,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增加了收入,群众又得到了实惠。

当时,食盐比较短缺,毛泽民不惜远赴浙江、广东等地采购,以满足群众购盐需求。这样一来,合作社所销售的物品,吸引了许多矿工和群众来购买,因而,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资金越来越多,毛泽民看到生意越来越好,就增设了若干个合作分社,并且开办了服装店和缝纫实习工厂,以便为更多的矿工以及群众服务。

毛泽民为了合作社的周转资金更加充盈,提出“在兑换股设储蓄部,并且积极倡导工人储蓄,在一定范围内,发行消费合作社自己的铜元票和纸币”等措施。

虽然,这些铜元票和纸币流通范围,仅局限于安源路矿范围内的数万名工人和家属,但是,这些铜元票和纸币,却是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最早的货币政策尝试。

1932年,毛泽民就任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第一任行长,当时国家银行全部工作人员只有五人,毛泽民任国家银行行长,其他几个人文化水平不高,因此,毛泽民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

国家银行成立之初,本应该苏维埃财政部拨款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然而,真正到手的仅仅只有不到20万元左右,这些钱大都还是从福建西部的银行划拨过来的,换句话说,财政部根本就没有拨款,名义上资金数额巨大,实际上却并不多。

然而,毛泽民在新成立的银行,就靠着不到 20万元的启动基金,开始了艰难的起步。为了尽快地做好工作,毛泽民想尽办法让国家银行运转起来。

当时,战争中缴获的物资是国家银行的财政来源之一,毛泽民抓住这一点,每逢红军有重大作战行动,都会组织国家银行工作人员到前方筹粮筹款,把战利品尽快存入国库。

1932年3月,红一军团和红五军团攻克漳州城,毛泽民也随军来到漳州,积极筹粮筹款,这次漳州之行,不仅得到大批军用物资,筹款也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筹得100多万元现款,这是红色国家银行第一笔大额资金。

为了有效落实毛泽东“统一财政”的指示,同时,也为了解决苏区货币市场的混乱局面,毛泽民开始着手统一苏区货币的工作,建立苏区货币金融体系。当时,苏区正处于国民党经济封锁时期,统一货币的工作非常艰难,不仅缺少制造货币的制币机,就连印刷纸币的合适纸张都很难找到。

经过几番周折,毛泽民决定自己动手造纸;由于造纸的原材料缺乏,毛泽民就号召大家上山砍毛竹、剥树皮,捡些 破棉絮、烂麻袋,收集鞋底、绳头,然后将这些东西在石灰池中浸泡,全部粉碎后捣成纸浆用于造纸。

在毛泽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国家银行第一批纸币终于成功发行;当时的纸币面额有五种:5分、 1角、2角、5角、1元;新版纸币顺利发行后,到1932年年底,货币市场的混乱局面基本得到了解决,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65万元银币券在苏区顺利流通。

但是,问题又随之而来,国家银行发行的第一套纸币,防伪技术上是空白,导致假币大量流入金融市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

在技术落后、设备缺乏的日子里,为了解决纸币防伪问题,毛泽民突发奇想,决定在纸张中放入一定量的羊毛,这样,在辨别纸币真伪时,就可以靠撕开或火燎纸币,嗅羊毛味来进行辨别,或者透视纸币鉴别真伪,通过这种办法,纸币的防伪问题获得有效解决。

毛泽民白手起家,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把中央苏区的财政金融体系建立起来,苏区财政金融体制的健全,不仅保障了军民财政供给,也繁荣了苏区经济,促进了苏区与白区的贸易往来,自此,红色金融事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毛泽民拓展红色金融事业第二条路是开发钨矿,赣南有着丰富的钨矿资源,钨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当时,一担稻谷才卖两块大洋,而钨砂一担能卖八块大洋。毛泽民了解到这一情况候,兴奋不已,他来到会昌县铁山垅矿区,调查了解钨砂的开采情况,经过实地调研后,他决定开发钨矿,拓展红色金融事业。

1932 年1月,铁山垅钨矿场正式成立,这是苏维埃政府第一个公营矿场。不久,毛泽民又成立了中华钨矿总公司,并亲自兼任公司总经理。

从1932年1月到1934年10月,中华钨矿总公司共发展了三个公营矿场,生产钨砂近4200吨,工人近5000人,出口总值达400多万元。开发钨矿,拓展了红色金融事业,极大地增加了中央苏区的财政收入。

由此可见,毛泽民的理财能力是非常优秀的;而对钨矿的开发发展,也极大地缓解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在当时,对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毛泽民还在新疆创建商业银行,发行新省币。1938年,当时的新疆,没有设立中央银行分行,而新疆省银行隶属于财政厅,不利于商人进行金融投资和吸收社会投资,阻碍了建设资金的筹集。

1939年1月1日,毛泽民在新疆创建的银行也正式挂牌成立;为了让银行发展的更加正规化,毛泽民专门成立了股东会和理事会,银行通过“股份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和管理。银行成立以后对外发行股票,股票发行工作非常顺利,第一次发行10万股被认购一空。

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所用的货币比较复杂,毛泽民创办银行后,就开始调整货币政策,在全疆正式发行新省币,新省币3分至10元有十种面值,印有维、汉两种文字。新省币币值稳定,携带方便,新省币发行以后,深受新疆各族群众的欢迎。

毛泽民在新疆工作期间,将新疆财政整顿得井井有条。毛泽东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在党的革命事业中, 除了“枪杆子”之外,“钱袋子”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

在共产党的早期发展中,毛泽民为党的红色财政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整顿新疆财政问题上,毛泽民贡献极大。

1942年9月17日,盛世才发动所谓的“共产党四·一二阴谋暴动案” ,下午一时,一伙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军警特务,分别冲进了毛泽民等人的住宅,声称“督办请周厅长去谈话”,却不由分说地将毛泽民推上汽车,就这样毛泽民被软禁了。

1943年2月7日傍晚,盛世才终于做出了他早就决定要做的事情,将已软禁了四个多月的共产党分批投入监狱,毛泽民就在其中;在监狱中,这些反动派对毛泽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迫害。

敌人不让毛泽民休息,整整六天六夜,毛泽民都没有合过眼;敌人想尽一切办法逼迫毛泽民进行“招供”。后来,敌人甚至对毛泽民使用了酷刑,毛泽民尽管浑身是伤痕,他依然坚贞不屈,那些反动派都说“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这个人简直是铁打的,不是肉长的”。

1943年的9月27日夜晚,月黑风高,盛世才终于对毛泽民等共产党人下毒手了;将毛泽民和陈潭秋等革命者杀害,一直到人生最后一刻,毛泽民都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表现出身上一股坚贞不屈的精神。

一代精明能干的“红色管家”,就这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毛泽民作为毛泽东的弟弟,不仅帮助哥哥毛泽东处理好建党初期国家财政等方面的各种事情,更是在尽自己所能为人民谋福利,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对毛泽民这位弟弟十分怀念,他曾对人说:

“我到长沙读书,就是泽民弟弟送我去的,他定期来到长沙,为我送米送钱……有时候要走好几百里路,没有泽民,我哪里能来到长沙读书啊!”

建国后,1959年6月份,毛泽东时隔32年,又回到家乡韶山冲,他来到毛泽民的卧室,望着墙上的烈士遗像,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当年,是毛泽东亲手把毛泽民带上革命的道路的,如今三座大山已经推翻,人民当家作主,已经换了人间,然而,弟弟却为革命牺牲了。

感谢我们能拥有这样的“红色管家”,感谢毛氏家族,为中国革命贡献出的每一份力量,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奋斗,我们才拥有当今的幸福生活。感谢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应对他们给予最崇高的敬意。

借此文章向毛泽东致敬,向革命烈士毛泽民致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