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编制,没有身份,没有工资,有的是一颗热爱乡村教育事业的心。虽然个头不是那么高大,可丢下课本,她犁田耙地样样都能拿得下,这就是被村民们尊称“乡村教师”的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穆楼村共产党员,村教学点“代课教师”程莉。
农家女求学不易
1986年,程莉顺利的考上淮滨县三空桥中学,由于家离学校较远,她只好住校。由于家庭贫困,开学没钱买饭票,她就从家里带米到学校换饭票,可背的半袋子米怎么也不敢把背到饭堂。没有饭票就吃不成饭,至今她还清楚的记得,开学那天下着雨、刮着风,她蜷缩在教室的座位上,丁老师得知情况后,把他自己打来的饭菜送到她桌子上,然后把她的米拿去食堂,很快丁老师给她送上一叠饭票和菜票,还笑着对她说:“傻孩子,以后有什么事跟老师讲。”此时,她看到丁老师满是雨水的脸上挂满微笑,她的泪水一下子涌出眼眶。从那时起,程莉就坚定一个信念:毕业后一定做一名像丁老师那样的老师。
上学期间,程莉的眼睛近视越来越严重,由于家庭困难,一直也未配眼镜。一次,老师课堂提问,程莉站了好久也没能看清黑板上的问题。课后老师一起号召全班同学为她捐款买眼镜。当程莉收到眼镜时,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由此更加坚定了她将来做老师的信念。
站到三尺讲台上
1992年高考,程莉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师范类学校,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1993年初,程莉应聘来到穆楼小学。当她站在讲台上,看到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一声声稚嫩的童音,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程莉庆幸终于可以为人师表了。虽然学校条件差一些,但她认定了这份职业,决心一定要把它干好。就这样,程莉风雨无阻,一干就是5年。可5年后,月工资60元的程莉却只得到了一张2000多元的白条。为了养家糊口,程莉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心爱的教学岗位外出打工。
讲台梦再一次燃起
2001年,程莉带着孩子回到家乡,打算在家照顾孩子。听说程莉来家了,邻近的范庄小学邀请程莉去那里教学,于是她心中的讲台梦又再一次被点燃,在范庄程莉一干就是好几年。
2005年,程莉的孩子已经5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此时本村穆楼学校已被合并,村里的孩子们需跑到几里远的外村去上学,冬天一到孩子迎着刺骨的寒风,小手冻肿了,小脸冻裂了,小脚冻僵了,不少孩子一路走一路哭,遇上雨天,家长们只好中午将他们留在学校。再苦不能苦孩子。此时,程莉坚定了信念,我来帮他们。于是她把自家堂屋的夹墙打掉当教室,找来一块木板漆上黑漆当黑板,又打了几条长木板钉上四条腿当课桌。就这样,程莉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穆楼的家长见此情景,都把孩子送过来,并高兴的说:“程莉,这下,你可帮我们解决大难题了。”
随着学生不断增加,村里同意程莉在废弃的老校园教学,于是她和丈夫开始动手整修年久失修的校舍,然而正当他们修着修着,突然一块砖掉下砸在丈夫的腰部,丈夫住了半个月院,最后落下了个腰疼病,现在还不能干重活。接着程莉又拿出所有积蓄,在校园旁拉起一道新院墙,将学校旁边的两个大塘隔在外面,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期间,父母亲朋劝她放弃这个不成样子的学校,公婆也因入不敷出的收入看不起她,邻居们也说她太傻。面对压力,程莉的内心也曾挣扎过、彷徨过,可一想起风雨的孩子,她就又坚定了信念。
为了补贴家用,丈夫只好外出做苦力,家里的一切全由程莉打里,教书、种地,还要照顾孩子。为了不耽误上课时间,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每天都在紧张和劳累中度过,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她一回到教室,看到孩子们花一般的笑脸,听到孩子们亲切的叫声和家长们的赞许目光,程莉又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现在程莉还清楚的记得,女儿上高三那年,紧张的学习,让瘦弱的她身体有些吃不消,孩子经常头疼头晕。程莉又何尝不想陪在女儿身边,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给自己的学生在一起。
“虽然我不在编制,无名无利,虽然我很苦很累,但为能得到乡亲认可和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骄傲,更为自己能从事教书育人这一崇高的职业而自豪”。程莉在接受采访时,讲了这样一段朴实的话语,让笔者很受感动。记得一位名人说过:“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程莉就是这样一名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乡村“代课教师”。在即将结束采访时,程莉还向笔者表示,她既然选择了教书,就是选择了平淡,选择了默默无闻,选择了奉献。
1.文章《程莉、程莉施春风》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程莉、程莉施春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