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俞夫

“弄权舞智,政以贿成”,古书如此描述那些弄权寻租的贪官。无贿赂办不成事的官场恶习,历来为励精图治的改革者所深恶痛绝,无不把扭转“政风士习”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方面,明代杰出政治家、“起衰振隳改制开新”的张居正,就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张居正厉行改革的背景是,大明王朝到了万历时代,大官专务搜刮,以贿赂求升职,小吏玩忽职守,鱼肉乡里。这样的官员队伍,焉能不给改革造成“中梗阻”?为此,张居正推出“考成法”,由内阁主持对全国各级官员的考核,以量化标准考核官员绩效,限时完成,政绩不达标者降级罚俸,冗员一律清退。张居正10年新政,共撤换两千多个九品以上官吏,一时间,官吏们再也不敢专营取巧行贿,朝廷政令朝下而夕奉行,推行改革通行无阻。

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中,“中梗阻”有观念和认识问题,有庸官懒政问题,有赏罚机制需要完善的问题,但“政以贿成”的腐败同样在梗阻改革。一些“既得利益者”,将权力部门化、利益个人化,“弄权舞智”,设租、寻租,他们成了深化改革的阻碍力量。

近年来,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掀起强力反腐,大量“老虎”被打、“苍蝇”被拍,一些案例起获的巨额不明来源资产以及贪污受贿数字令人咋舌。深究这些案例,不难发现其中有权力寻租的腐败共性。远的如被执行死刑的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近的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价格司原司长曹长庆、副巡视员郭剑英、接替曹长庆担任司长的刘振秋以及两名副司长李才华和周望军等,这些人负责国家电力和医药的价格管理工作,他们被查出有问题,与近些年来国家电价、药价的改革在社会上引致大量怨言,不能说没有内在关联。

由此观之,改革遭遇的“中梗阻”,有些表层的原因可能的确是相关部门作风不正导致运行效率不高,而更深层原因则是审批权力设置不合理、审批流程不够科学以及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监督而导致的设租、寻租腐败。腐败引发的“灰色收入”“黑色收入”转化为“腐败成本”,削减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恶化了社会风气,伤害了改革信心。所以,反腐倡廉决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和改进作风、整肃吏治之必需,也是转变社会不良风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急迫需要。

反腐助力打通改革“中梗阻”,关键在严。近两年来,反腐败保持高压态势,取得突出成效,但也仍有一些腐败分子无视党的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在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他们的腐败阻碍了政策落地和改革落实。这就表明,惩治腐败的严厉程度,仍未对一些人形成足够的警戒。因此,必须以更有力手段,真正做到“伸手必被捉”,彻底打破一些人的“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家人”的幻想,让他们及早收手、不再伸手,是在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新形势下需要重点考虑的严肃课题。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惩治腐败为改革扫清路障的问题上,一些人还存在糊涂认识。不管是既得利益者有意混淆视听,还是不明就里的人跟着瞎起哄,“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等怪论,把改革与反腐对立起来,造成一些人的思想混乱。旗帜鲜明地驳斥这些谬论,才能为反腐败和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协调推进。面对梗阻改革的“政以贿成”等腐败现象,要坚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重拳出击,久久为功,革故鼎新。敢于“猛药起沉疴”,乃至“刮骨疗毒”,通过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刷新政治生态,让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改革“中梗阻”将一扫光,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托举起中国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