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姜奇平 游戏…

2023-02-05 06:29 41次浏览 财经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旭

5月22日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近几个月以来,新基建无疑是经济学界最热的词汇之一,业内对新基建投资多抱持乐观态度。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传统基建带动的产业链条更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大。

那么新基建究竟能否有效扩大内需?这个周期会不会很长?新基建的投资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姜奇平进行了专访。

在姜奇平看来,新基建并非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大,而是一些拉动大的项目还没有得到人们充分重视。除了投资拉动作用以外,人们不应忽视新基建在推动转型、提高增长质量方面的作用。

“新基建不能为投资而投资,要与供给侧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向内需拉动、高质量发展方向演进。这就要求新基建要与消费需求内在联系在一起。”姜奇平说。

新基建有利于促进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NBD:疫情期间,很多企业由于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影响,不得不停工停产。您如何看待工业互联网、云计算、5G等新技术在加快恢复制造业产能方面的作用?

姜奇平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姜奇平:在这次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云计算、5G等发挥了数字化可以不进行实体接触的优势,数据供应链成为新的商业基础设施,在整合实体的物流、商流、资金流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高新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纾困,而且有助于促进企业转型。比如云计算支持数字化生产资料共享,推动了中小微企业轻资产运作,使恢复后的制造能力变得更加灵活;5G促进了物联网、直播带货等新模式的采用。

可以说,围绕这些新技术而展开的新基建,在疫情中不仅能发挥恢复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NBD:近年来,我国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并出台了一系列综合性政策,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给智能制造带来哪些机遇?会对产业链产生哪些影响?

姜奇平: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新基建赋予智能制造的重要机遇,加快培育数字化产业链,有助于产业链的升级。

针对“逆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国家提出将实体产业链上的某些环节拉回本国,中国企业在疫情过后,不是简单回到过去,而是打造数字供应链,通过数据流,在更高层面整合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等传统生产要素,以此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为此,需要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向更高层级跃;培育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同时建设数字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在新基建中通过加强公共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数字化产业链提供有力的数字化服务支撑。以创新对付逆全球化的重商主义,可以把附加值因势利导引向中国。

用数据要素投入替代资金投入

NBD: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基建的背景下,对于加快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您有哪些建议?

姜奇平:加快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从技术转型及时转向要素转型。用数据要素投入,替代资金投入。

这个数据要素,不是指购置数字技术的资本,而是用来替代固定资产投入的商业资产。在这方面,“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指明了转型的正确方向。我建议按这个行动的思路指导转型。

这一行动提出运用通用性资产这一新思路。通过资本替代,以数据要素替代资金要素,以虚拟生产资料替代资金,推动实现数据要素的有偿共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新动能问题。

在这方面建议借鉴互联网平台的成功经验,将通用性资产(如数字化生产资料、开发工具、通用软件等),以平台、公共服务等方式提供给私人部门,再由私人部门以租的形式补偿准公共品共享投入的固定成本,让国有企业、平台企业的一次性固定成本投入,实现在中小微企业身上的多次复用。这是数字化转型从技术深化到资本实现的质的飞跃。

NBD:您认为新基建的投资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二者在新基建投资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姜奇平:新基建投资应由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结合进行,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作用。其中,涉及公共、战略方向的项目,可以由政府主导;涉及商业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应由市场主导,有偿共享。

无论是发挥政府作用还是市场作用,新基建都要更好地面向应用与转型。

以“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为例,政府的角色,一是提供完全的公共品,如重大工程项目,同时要特别强调提供公共服务,例如“加大对共性开发平台、开源社区、共性解决方案、基础软硬件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公共、开放、中立的开源创新生态”等。

二是提供平台中公共部分服务(即使用也不收费,相当于让平台替政府提供公共品那一部分)的补贴,即“政府补平台”。

例如:“以专项资金、金融扶持形式鼓励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数字化生产资料等服务,加强数字化生产资料共享”。又如,“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最终用户智能数据分析服务。”

市场的角色,除了扮演商业主体的角色外,对新基建取得实效来说,还要强调服务,即“平台做服务”。

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同,要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与网络引领作用,提供具有网络溢出效应的商业服务。鼓励的方向是开放(资产通用)而非封闭(资产专用)。

具体来说,就是“推进企业级数字基础设施开放,推进企业核心资源开放”等。这里说的企业级数字基础设施(即应用基础设施)、企业核心资源(数字化生产资料),在数字挛生中都有通用、专用两种选择,鼓励的是共享,即开放、通用。

为了消除企业开放后担心被搭便车的顾虑,可以支持平台免费提供基础业务服务,再从增值服务中按使用效果适当收取租金以补偿基础业务投入。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基建要与供给侧结构调整相结合

NBD:有人认为传统基建带动的产业链条长,对经济带动作用更大,您怎样看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新基建是否能够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这个周期会不会很长?

姜奇平: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在带动经济方面的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单从投资拉动增长角度看,新基建不是拉动作用不大,而是一些拉动比较大的项目还没有得到人们充分重视,例如仅空天互联一项,就具有很大拉动作用。新基建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新基建又不只是投资拉动这一种作用,还有转型方面的作用。人们不应忽视新基建推动转型,提高增长质量的作用。

以产业链、供应链为例,在当前逆全球化冲击下,简单通过投资拉动,在实体空间与各国拉锯,在产业链上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争夺,很难完全回到过去。利用新基建,打造数据产业链、供应链的思路,是更高一层楼,用数据产业链来整合实体产业链的诸环节。这是通过转型来纾困,不能仅仅从纾困这一个方面来看效果。

转型要的是什么?要的是高质量,高收益。这正好可以抓住重商主义的软肋。中国要通过新基建,搭一条在供应链上向上攀升的梯子。当然,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NBD:有人认为新基建是驱动未来“三驾马车”的核心,从消费角度来看,您认为新基建是否会对消费行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姜奇平:新基建是驱动未来“三驾马车”的核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改变了“三驾马车”的引擎,可以倍增“三驾马车”的马力。最突出是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上。

新型基础设施的特点,在于它可以像输电一样输送数据。数据作为存在形式,具有与实体资产相同或相近功能,可以作为要素投入(替代固定资产投资)而成为多次复用的资产。这就是文件中所指出的,通过平台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多次复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基建不能为投资而投资,而是要与供给侧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向内需拉动、高质量发展方向演进。

这就要求新基建要与消费需求联系在一起。新基建对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投资拉动本身会创造一定的就业,产生部分需求。

其次,新基建不同于传统基建,有许多新型商业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数字化生产资料的有偿共享,可以直接降低中小微企业与双创进入门槛,提高劳动者、创业者支付能力,优化分配将转化为有效需求。

第三,新基建具有转型、升级的功效,是面向消费的。比如以数据供应链整合传统的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实质性的改变是让供应链从生产主导变为消费主导,从成本节约转向消费体验带来的高附加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些新增长点,将由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而刺激出的消费点带动产生。例如直播带货,有赖于5G的发达,保障直播体验的流畅,它导致消费从服务型消费向体验型消费升级,创造了高收入条件下的新内需。

每经两会精彩内容,也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两会高见”。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