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子路说:“卫国的国君等待您去治理政事,您打算首先做什么?”

孔子说:“那一定是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吧!”

子路道:“您的迂腐竟到了如此地步吗!为什么要纠正呢?”

孔子说:“真粗野呀,子路!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大概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出话来就不顺;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兴办不起来;礼乐(制度)兴办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不知道将手脚放在哪里。所以君子确定一个名号,一定有理由可以说出来,说出来的话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从不马虎的。”

【解说】做事成功的关键是名正言顺。正名:名是指名分,“文化思想的中心”即为正名的重点。“名不正,则言不顺。”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论。在理论上讲不过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会成功的。思想是最重要的,这个思想就归于“正名”的内涵,缩小范围,就是名称与观念的重要。

背景:当时卫国出公在位多年,其父蒯聩原为世子,却不得继位。父子君臣之名分皆有待纠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