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

乐居财经 王向南 发自深圳

近期,香江控股(600162)披露了2020年第一季度营运情况。

数据显示,一季度内香江控股实现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下降26.56%,实现公司股东净利润-3895.56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同比下降377.47%。基本每股收益-0.0115元,同比下降380.4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36%,同比减少0.50个百分点。

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背后,折射出香江控股的转型困境:近些年在房地产业务上面临去化危机,转型商贸物流有心无力。

折戟天津

刘志强翟美卿夫妇早年依靠家居连锁经营起家,1990年创立香江集团。2003年,香江集团完成了对上市公司山东临工的收购(后者更名“香江控股”)。

此后,香江控股在其大股东南方香江集团(香江集团旗下公司)的注资下,凭借“锦绣香江”品牌住宅在业务刷了一波存在感。

2017年12月,香江控股从南方香江集团手上以62倍的溢价,即25亿元的价格接盘了森岛宝地、森岛鸿盈和森岛置业3家负债累累的公司65%的股权。

根据天津这三家公司当时的承诺,2018-2021年必须累计完成共11.7亿的净利润。如期末减值额大于标的公司盈利承诺补偿金额,南方香江需以现金对上市公司给予补偿。

然而,2018年财报显示,天津三公司未赚反亏,净利润分别为-1231万元、-594万元和-2931万元,均呈现亏损状态。

根据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说明,2018年度与2019年度,森岛宝地累计净亏损2766.64 万元,森岛鸿盈累计实现净利润1.44亿元,森岛置业累计净亏损7191.7万元,合计净利润约为0.44亿元,时间过半,但这三家公司获得的净利润仅为当初承诺额度的3.8%。

财报显示,2019年,香江控股在天津的规划计容建筑面积最多,为147.73万平方米,但它的可供销售面积却仅为21.1万平方米,已销售面积仅10.72万平方米,周转率低,去化率也仅约50%。

转型受阻

遭遇地产项目“滑铁卢”之外,香江控股的转型之路也颇为艰辛。

早在2000年,香江控股宣布同时进军房地产行业及现代商贸物流平台建设。但此后香江控股在房地产领域发力更多。

预测国内房地产市场可能“降温”,2015年,香江控股收购香江商业等公司 100%股权,藉此正式踏上“去房地产中心化”的转型征程。将过去以住宅类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为主,商贸物流地产开发销售业务为辅的经营重点逐步转向以商贸物流地产开发销售及运营为主。

对此,香江控股曾表示,交易完成后,香江控股可以借助香江商业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切入家居流通等商贸运营业务,香江商业也可以借助香江控股专业的商贸地产平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其盈利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重组涉及的成都项目计划投资170亿元,香河项目200亿元,南京湾项目600亿元,长沙项目500亿元,总投资达1470亿元。

彼时,有投资人士分析,香江控股当时所有家底不超133亿元,就算每年有百亿元不到的营业收入,也很难完成如此巨额的投资,所谓的“全球家居CBD”布局很可能是给投资者画了一个饼。

乐居财经查阅财报发现,商贸流通业务却始终未能担起转型破局的重任,营收占比连年下滑。2016年到2018年,该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是55.8%、40%及33%。进入2019年,商贸流通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进一步下降至22%。

从业务结构来看,商品房、商铺及卖场销售仍是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商品房、商铺及卖场销售营业收入为33.6亿,营收占比为68%,毛利率为52.6%,依然是实际意义上的主营业务。

连遭问询

由于业绩承诺难以兑现、地产项目去化缓慢、转型举步维艰等诸多原因,香江控股屡受到投资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质疑。

仅在去年一年,就两度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对此,香江控股则上演“拖字诀”,两度延迟回复。

5月11日,上交所针对2018年年报要求香江控股就合并子公司的经营质量和资金、业务往来情况,以及房地产开发业务中项目去化、开发进展、产权证书办理等方面的压力问题作出说明,同时就一些诉讼信息及若干滞纳金、违约赔偿金等事项是否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进一步补充披露信息。

不过,香江控股接到问询后两度申请延期回复,直到6月5日才公开作出回复。

7月1日,香江控股再次接到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其就企业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土地储备以及正在开展的科创相关服务业务具体内容等诸多问题作补充说明。这次,香江控股又申请一次延迟回复,于7月12日才作出了解释。

已在上交所上市超过20年的香江控股,曾经也辉煌过。

据悉,香江控股第一天开盘价为1.07元每股(前复权),到了2007年9月底时,每股价格达到了15.02元(前复权)。

不过,自2015年转型开始,香江控股的股价便持续萎靡,截至今日收盘,每股价格仅为1.93元/股,公司总市值已不到70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