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7日讯 (记者苏兰佟明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市场环境中影响消费信心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下大气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要从人民群众反映出的现实问题入手,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敏锐性和自觉性,不能熟视无睹”12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引发与会者共鸣。

图为12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作报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会议是市场监管总局挂牌成立以来的首次年度工作会议。此间,观察人士称,2018年是市场监管改革元年。据了解,今年4月10日,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挂牌,7月30日印发了“三定”方案,市场监管总局机关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强化市场监管改革 形成全流程新型市场监管体系

张茅在此次会议上表示,通过改革,强化了综合监管和综合执法,理顺了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监管链条,形成全流程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

张茅强调,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阐明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张茅提出,要充分发挥机构改革的整体效应,强化监管理念、监管工作和监管队伍的融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聚心聚力,提高市场综合监管和综合执法效能,为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明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新设中小企业面临更大挑战。面对新形势,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仍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以改革统揽全局,进一步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继续当好放管服改革先锋。在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增长上下功夫,在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上下功夫,在延长企业生命周期、发展更多优质企业上下功夫,让市场主体进得来、出得去、活得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继续发挥稳就业的支撑作用。”张茅强调。

张茅从四个围绕着重强调了提升监管水平即:围绕结构性改革,着力实施竞争政策,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围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着力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围绕全方位对外开放,着力完善市场监管规则,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强化监管融合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熟视无睹

“机构改革为转变政府职能创造了条件,但不等于职能转变就完成了,关键是要产生化学反应,实现从物理整合转为化学融合,要产生1+1+1>3的效果。”张茅生动地表示。

张茅进一步阐述道,维护市场秩序关键要解决现实中的突出问题,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传统的假冒伪劣问题借用新的技术手段、新的营销模式时有发生,共享经济等一些新业态、新模式也隐藏着潜在风险,给消费者带来隐患。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城乡、区域不平衡,加大了市场环境中的突出问题,给监管带来许多难题和挑战。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要从人民群众反映出的现实问题入手,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敏锐性和自觉性,不能熟视无睹。

张茅指出,按照各业务领域进行监管,这是市场监管的基本方式,也是监管力量配置的基本特点。各业务领域各具特色,都有许多专业性和特殊性,做好业务领域的监管是综合监管的重要基础。随着科技变革和市场主体的大量涌现,经济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各业务领域监管不能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眼监管全局,强化能力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谈到加强工作横向协同,张茅指出,这是加强市场综合监管,提高监管合力的关键,也是机构改革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市场监管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业务领域不是独立体系。机构改革不是原有司局的简单组合,不是原有工作的简单延续。要打破相互封闭、相互独立的传统工作方式,强化相关业务领域问题会商、横向协同、联动监管的工作机制,打通准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监管环节,实施全过程、全链条监管。

对于强化综合治理的问题,张茅表示,这是解决市场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综合监管、综合执法的优势所在。市场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施策、综合治理。如屡禁不绝的假冒伪劣,既涉及质量问题,也涉及价格和不正当竞争问题,既涉及广告、虚假宣传,也涉及侵犯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既涉及流通环节,也涉及生产环节。过去,只能从某一方面、某一环节解决问题,但很难有效治理。要发挥机构改革的综合优势,统筹发挥各项职能作用,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如检查抽检、约谈企业、信息公示、下架召回、警示处罚、信用惩戒、撤销吊销等,形成市场监管执法的震慑力。

张茅强调,要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这是市场监管的普遍方式,是实现公平公正监管、减少对市场主体干扰的重要举措。除特殊领域外,所有的行政检查事项都要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随意检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对抽查发现的问题线索一查到底、严厉处罚,避免走过场,以小概率抽查,产生大范围威慑。对于风险程度高及问题多发领域,适当提高抽查、抽检比例,加大监管频次和力度。

谈到加强重点监管问题,张茅认为,这是防控市场风险的有效方式,也是解决突出问题的有效办法。市场监管首要任务是防范风险,对于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特殊重点领域,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实施全过程监管,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使用、检测、监管等各环节安全责任,把好每一道防线,守住安全底线。对“双随机”抽查、产品抽检、群众举报、部门转办、媒体曝光发现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整治,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加强市场跟踪监测,加强风险分析研判,提高市场监管针对性、预见性。

针对强化信用监管,张茅表示,这是加强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把公开公示作为信用监管的基本方式,把涉企信息真正归集到企业名下,落实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制度,为社会提供分析判断的依据。要研究规范“黑名单”制度,政府部门只有黑榜,不设红榜。进一步推动部门联合惩戒,发挥社会共治力量,让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使企业不想更不敢违法。

凝聚合力 建立“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机制

张茅表示,市场监管是一个大系统,必须发挥整体优势。要科学合理地界定监管事权,理顺各层级监管职责,强化上下联动,形成监管系统合力。

“总局要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监管执法和建章立制‘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性研究,着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建立现代市场监管体系。要加强监管任务的统筹部署,加强综合性、全局性工作安排,整合任务,统一要求,减少发文,减少专项监督检查。要切实履行执法办案职能,依法查处重大案件,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张茅说。

张茅指出,省级监管部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要落实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各地特点,进行探索创新。要加强对市县监管工作的指导,积极支持基层规范化建设,为基层履职提供保障。要做好重大复杂案件查处和跨区域执法的组织协调,树立执法权威。市县监管部门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心所在,主要任务是抓落实。针对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监管任务,既要培养专业化干部队伍,也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力量。

针对量大面广的监管任务,张茅指出,鼓励购买第三方服务,弥补监管力量不足。针对基层同志任务重、责任大、风险高的担忧,研究建立责任清单,建立“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的机制,提高基层执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市场监管是各部门的共同职责,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消协等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的协同联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构建社会协同共治格局,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科技和制度支撑 不断提高市场监管权威性、有效性

张茅指出,市场监管不是劳动密集型工作,不能依靠应急性的运动式执法。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秩序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制度建设。

市场监管,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都需要运用检验检测等科技手段,不断发现风险隐患,不断推动安全标准、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目前在许多领域存在技术手段不足、标准实施不力的尴尬局面。最近网上分析为什么蜂蜜造假如此猖獗、屡禁不止,充分反映出产品标准、检验检测技术存在的薄弱环节,成为假货泛滥的技术瓶颈。同时,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小散乱问题突出,公信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低,系统所属检验检测机构自成一体。从提升市场监管科学性、精准性出发,迫切需要加快检验检测机构的改革创新。”张茅对问题毫不讳言。

张茅进一步指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监管要依靠标准、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市场秩序中的许多问题屡禁不止、一犯再犯,关键是企业违法成本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市场监管执法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重要原因在于一些监管依据缺失,相关标准和制度滞后。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快一些急需标准和重要制度的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权威性、有效性。苏兰 佟明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