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2317〕鸿海集团董事长…

2023-01-31 07:10 21次浏览 财经

近日,有关电子制造业巨头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TW:2317)的一些消息在全球科技行业引发了轩然大波。

首先是美国彭博通讯社称,鸿海为应对2019年的严峻状况,将实施200亿元人民币的费用削减。紧接着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补刀,声称鸿海计划在2018年底之前进行10万人规模的人力调整,相当于裁掉鸿海全部员工的10%。

其实,从鸿海前不久发布的今年前三个季度财报中,能够看到一些端倪,以下是老冀整理的一些财务数据:

鸿海精密财务数据对比

(单位:亿新台币)

从上表可以看出,虽然今年前三个季度鸿海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7.1%,但是本期净利却仅仅微增了3.4%。而且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速均远高于同期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使得鸿海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营净现金流由正转负。

鸿海精密最近一年的股价走势

资本市场看衰鸿海还要更早。最近一年,鸿海精密的股价可谓跌跌不休,即使是减资20%也未能提振股价。11月20日,鸿海精密的市值跌破了1万亿新台币大关,这也是2013年11月以来的首次。

而就在此前的11月5日,苹果公司的市值同样跌破了1万亿,不过单位是美元。实际上,鸿海的股价下跌确实与苹果有很大关系。要知道,来自苹果的收入几乎占到了鸿海收入的一半,而苹果对今年圣诞季iPhone的销量持悲观态度并开始砍单,从而导致鸿海的股价重挫。

面对媒体的不利报道,鸿海在11月23日发出6点声明,声称传闻不实。11月24日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公司“肯定不会削减研发费用”。对于外界猜测鸿海将裁员约10万人的传闻,郭台铭表示“不会这么做”。

郭台铭还表示,有信心鸿海至少到明年1月的营运都非常好。业界认为,郭台铭对鸿海的信心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

1. 鸿海旗下工业富联(SH:601138)正在积极开拓中国大陆市场的应用服务,已对外宣传将催生上万工业App与百万传感器计划,力争在三年内协助千万家中小企业转型成长。相关应用服务的潜在商机,将是鸿海未来三至五年成长的关键之一。

2. 鸿海投资的夏普已经持续盈利,除了每个季度给鸿海带来稳定的投资收益之外,也正在积极与鸿海合作开拓8K+5G生态圈。夏普高管引用机构数据强调,在人工智能(AI)技术领域夏普位居日本第一,5G专利也已经提前卡位,未来开拓国际市场将发挥“1+1>5”的效益。

3. 鸿海目前最大的客户苹果,其大尺寸旧机种的需求在2019年元旦节前升温,尤其是iPhone 8 Plus系列机型年前送礼需求增加,将促使鸿海的生产线保持稳健状态。除了仍然牢牢保持苹果第一代工商的地位之外,鸿海也接到了更多其他厂商的订单,客户的需求仍然非常稳定。

业界人士提到,目前市场对于苹果部分新机种的销售过度悲观了。从鸿海这样的硬件制造大鳄的角度来看,鸿海真正在意的还是全球智能手机的全球制造总需求、产线自动化、生产效率优化等三大关键指标,而目前这三大关键指标仍然相对乐观。

老冀在这里先不讨论第三点也就是苹果订单的情况,我们还是先看一下鸿海另外两大增长点,也就是工业富联和夏普的情况。

2018年第三季度鸿海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母公司鸿海精密来说,另外两家上市公司工业富联和夏普,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本期净利都已经到了相当大的体量,如工业富联今年第三季度的本期净利已经相当于鸿海精密的79%。

换而言之,如果工业富联所代表的产业物联网方向,或者夏普所代表的“品牌+元器件”垂直整合方向能够取得成功,也就标志着鸿海彻底摆脱低利润的代工业务,摆脱对苹果的依赖,并走向更有前景的发展之路。

不过,从目前来看,鸿海的转型之路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先说被鸿海收购之后的夏普。由于实施了低价策略,如今夏普电视的品牌形象已经有了较大的下滑,而夏普手机在经过一番折腾之后重归沉寂。夏普的面板业务主要还是集中于LCD领域,规模和成本上无法与京东方等中国厂商竞争。在新兴的OLED市场,夏普更是处在落后的位置。因此,除非夏普未来真的能够在物联网和5G领域取得突破,不然其长期竞争力仍然值得怀疑。

再说已经在国内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号称要进军工业互联网,“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以自动化、网络化、平台化、大数据为基础的科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引领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并以此构建云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速网络和机器人为驱动,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形成以硬软整合、实虚结合为导向,面向全产业价值链的科技赋能生态系统。”

不过,目前工业富联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为亚马逊、戴尔、惠普、华为、联想等通讯网络设备和云服务设备做代工。即使是美国通用电气这样NB的公司,转型工业互联网之路也宣告彻底失败。当然,工业富联确实为转型做了不少的准备,例如自主研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BEACON,开发了不少的软件和解决方案,但是要真正实现从代工到“智能制造+互联网服务”的跨越仍然是困难重重。

好在鸿海掌舵人郭台铭已经下定了决心,鸿海必须转型,这也要求过去只有制造业和代工脑瓜的鸿海员工必须转变观念。为此,鸿海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业互联网学院,并将很多骨干员工送去培训。郭台铭还表示,实体经济制造必须与数字经济结合,许多专门处理信息非直接生产线的员工都会面临工作岗位的调整,有的工作若不适合就外包并转移人力。而这,恐怕也是美日媒体报道鸿海大规模裁员的原因。

如果希望与老冀有更多交流,请加老冀个人微信:rouqinghuf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