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文来自《36氪未来汽车日报》(微信公众号ID: Auto-Time),作者:潘磊。

作者|范磊

编辑|杨进

经过第三代车型,MINI最近正式宣布,第四代车型的主要方向——将以BMW MINI为基础,制造悬挂微型汽车的越野车,各微型车型提供汽油和电力两种动力选项。

这是米妮的第二次“电击”。

早在2017年,Mini就推出了配备1.5T 3缸机器和一台马达的混合型迷你Countryman。

今年4月上任的迷你总经理贝恩德科伯恩(Bernd KOR RBER)表示,第四代迷你将保持汽油版和电动版双重动力5-15年。同时,他表示要从产品层面回到初心。也就是说,迷你要有更紧凑的车身尺寸。

这是mini实际上开始转向电动化。从很多方面来看,作为精致小车的代表,迷你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MINI遇困

首先从销量来看,2018年Mini在2015-2017年连续第三年销量增长趋势停止。Mini 2018年的销售量为36.2万辆,同比下降了2.8%。与此同时,宝马旗下的四大品牌中,除了Mini,其他三个品牌的销售量都有所增加。宝马品牌销量超过212.5万辆,同比增长1.8%。劳斯莱斯交付了4107台,同比增长22.2%。I品牌主力车型i3连续5年增长,2018年增长率为10.6%。

这是迷你品牌近5年来第二次出现年销售量下降。上次是2014年,但与当年同期相比,跌幅仅为0.9%。

从销量趋势来看,2015年为33.8万辆(12%),2016年为36万辆(6.4%),2017年为37万辆(3.2%)

2019年1-8月,Mini在全球的累计销量为22.3万辆,同比减少了2.6%。这是去年全年数据跌幅较窄,但相对较低的运行趋势依然存在。

其次,在产品层面,Mini开始模糊小型车的界限,热衷于推出较大的跨界车型(如Countryman),同时也开始尝试电动。

2018年,Mini推出了混合型号Mini Country Man Cooper Seall 4,但每年只交付1.3万辆,占总销量的3.6%。和宝马的I品牌一样,Mini Country Man陷入了“车也可以卖,但不温不火”的状况。

销量低迷的结果之一是人事动荡。今年4月,宝马正式宣布科本将接替2015年初上任的原奥迪总经理塞巴斯蒂安麦肯森担任迷你总经理一职。

这并不是全部,一些“场外因素”也在影响米妮的稳定。随着英国“脱欧”的推迟,宝马集团公开表示不安,并威胁说,如果英国没有有序的脱欧,将把微型车型的生产转移到英国。这对MINI来说无疑将是腱移动的骨头的转移。

一旦从英国搬出去,米妮将在成本等方面遇到困难,这将使萎缩的销量进一步受到压力。

所以mini作为品牌,变化迫在眉睫。

深入“触电”

新任总经理科伯恩的带领下,米妮首先从产品层面开始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再盲目追求“大”,严格限制车身尺寸,不再专注于自己的“小型个性车”属性。当然,最大的变化是在动力方面同时推出电动化,即汽油版和电动版两种车型。

与以前具有“玩票”性质的混合车型相比,这是一种更深入的“触电”。

当然,其混合版迷你Countryman不断推出新的东西,还推出了2020种车型。新车型升级了电池组。也就是说,从7.7千瓦时增加到了10千瓦时,纯电动状态下的续航里程达到了55 ~ 57公里。这意味着综合续航里程也会实现不小的增长,官方给出的数字增加了30%。

从产品线的角度来看,mini提供了从汽油到纯电再到混合板的细分市长/市场范围。这无疑会增加这辆车的大象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销量。(威廉莎士比亚,美国作家)。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代沟型中并行推出了三种动力组合,其中两种与新能源有关,这意味着Mini对电气化过程的探索正在加深。

实际上,宝马集团预计到2021年将拥有包括纯电动迷你、i3、iX3、i4和iNEXT在内的5款纯电动车型,这比KOBN最近公布的一代车型早了一年。

总的来说,这是趋势。对米妮来说,在这个趋势中反而能占据一定的优势。“小型车”的定位是自然开发电动车的基因——车越小,自重越轻,同样的电池可以驱动更长的续航里程。

而且mini不仅是“小”,而且是“个性车”,带有鲜明的文化标签。

经典的复古造型设计,这让其无论是品牌内涵还是设计语言方面,可以做到从油到电的无缝切换。

换句话说,即便是最简单的“油改电”,MINI对于人们来说接受度要远高于其他车型。

这跟奔驰旗下的个性小车Smart的品牌调性很相似,只不过Smart更小、更个性,当然现在也在跟吉利的合作中彻底转向电动化了。

值得一提的是,MINI的电动化转型在技术上也没有什么难度。

按照科伯恩的说法,纯电动版MINI基于i3的动力总成,也就是那套最大功率125kW的电动机+单速变速器,考虑到i3差不多已经卖了6年、在2018年的销量也达到了接近3.5万辆,这其实已经是一套非常成熟的动力配置。而且在增加了电池容量之后(从33kWh升级到42.2kWh,续航里程增加了约60公里),也提升了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这套动力系统装入MINI的皮囊之后,除了给这个品牌带来产品形态的改变之外,作为一个有积淀的品牌,预计在产品力层面将会超过i3,从而获得更多销量,推动宝马的电动化进程。

背靠中国

虽然MINI作为小车很适合电动化,也有宝马集团的技术支持,但这还不足以支撑其获得大发展。这取决于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同时也是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奔驰和吉利合作共同推进Smart的电动化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对于MINI来说,情况类似。宝马和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就是专门为MINI的电动化而打造的,而且还要供应全球市场。对于合资双方来说也是各取所需:长城终于和头部车企达成合作,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新能源;而宝马借此提高了本地化程度,还为MINI打开了市场,并且双方都能赚到积分。

但吊诡的是这个项目的进度。从2018年7月签约到现在一年过去了,光束汽车并没有明显的进度。而且在宝马集团换帅之后,还闹出过合作“搁浅”的传闻,这给合资公司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结合新能源车的国家战略,以及能够提供的最大市场,中国都是MINI电动化无法绕开的存在。如果光束汽车不幸真的半路被放弃,那么无论MINI如何推进电动化,也跳不出“小众车”的框框——这是Smar选择吉利的原因,也是MINI的一面镜子。

所以MINI这次电动化转身的前景,系于光束汽车,也有赖于中国市场。

【我是36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潘磊,专注于汽车行业深度观察和自动驾驶、AI等前瞻技术报道,随时欢迎交流并提供新闻线索。微信A10010A123,添加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