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福建新闻频道《律师在现场》

今天当事人,福州的李女士在2014年8月买了一辆车,2015年购买了经济价值保证服务,发动机和变速箱延长了5年的免费保修,但现在向我们反映,她的汽车发动机出了故障,但不能无偿保修。这是怎么回事?(莎士比亚)(美国电视剧《Northern Exposure》)。

李女士说,2014年8月25日,她从福建原动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奥迪车,2015年1月来店里管理时,工作人员向李女士推荐了经济价值保证服务。

李女士当时推出了延长合同,延长费用为5650韩元,上面约定的服务类型是发动机和变速器系统指定合作伙伴免费维修服务,服务有效期为2015年1月27日至2022年8月25日。

2019年8月,李女士的车出了问题,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这份合同。第一次发现车的问题时,李女士来到4S店修理。当时工作人员说发动机皮带和刹车罐不属于延长范围,李女士自费更换了零部件。

/p3-sign.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85cceec253a8448b8e0dd6e111d64f59?_iz=31825&from=ar;x-expires=1695987493&x-signature=gf1VJTd9dEiCI9hZxnjM7yR3v4Y%3D&index=8" width="640" height="308"/>

没想到,李女士将车子开回去的第二天,又出现了异常,这回她怀疑是发动机出现了问题。

于是,李女士又将车子放在4S店做检测,4S店的工作人员检查后发现,确实是发动机故障。这时,4S的工作人员帮忙联系了延长保修服务的提供方,也就是合同上的北京华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

让李女士感到纳闷的是,明明检测确实是发动机的故障,为什么这份延保合同无法生效呢?今天《律师在现场》来帮忙的是刘益航律师。

刘律师在看了相关的合同之后认为,李女士遇到的情况确实是属于延保的项目之一,至于不能免费保修,与协议里约定的相关条款有关。

公益律师 刘益航VS 当事人

我们国家合同法里面,有一种是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就是由合同定义方,由对方提供给我们,就像这种合同就是格式合同,是由北京华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然后第7条第8条是属于明显的格式条款,对于格式条款,合同法里面有明确规定,就是说像这种减轻,减轻他们的义务,加重我们责任的条款,提供方需要将对这个条款进行字体的放大或者说,其他的显著的,可以引起我们注意的这种字体方式,而且提供方需要对这个条款,这个合同进行详细的说明解释。

记者看到,这份合同的第七条写着,车辆的维修、保养均应在本合同约定的指定合作商处进行,第八条写着,车辆每行驶12个月或者12000公里之前对车辆进行保养,未能按照约定维护、保养车辆的,服务提供商有权提前解除、终止本合同。

李女士表示,车辆在4S店保养的成本过高,除此之外,车辆如果在外地发生故障,也无法到相应的4S店维修。刘律师认为,根据相关规定,消费者是可以自主选择车辆的维修和保养场所。

李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在签署这份合同的时候,工作人员并没有告知一定要在指定的4S店保养与维修,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记者和公益律师陪同李女士来到这家福建原动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负责对接李女士这台车辆的售后工作人员表示,李女士的这份延保合同是与北京华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并不是4S店的保修政策,4S店只是作为合作服务商。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她已经联系了北京华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一个小时后,华奥方面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现场。

北京华奥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李女士车子的保养记录并不齐全,所以无法按照合同进行保修。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李女士需要在与公司有合作的4S店保养和维修,这份延保合同才能生效,如果是在外地,也可以去相应的奥迪4S店。

李女士表示,在签署合同的时候,对方没有说明要在指定的4S店保养与维修,而华奥方面的工作人员表示当时已经明确告知,刘律师表示,在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合同提供方需要举证,来证明当时对合同已经做了详细说明。

律师解读

1

买车的朋友应该都有在4S店买过一些服务,首先我们看看他们签署的这份合同您觉得有效吗?李女士提出免费享受发动机的服务是否合理合法?

格式合同的条款只在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时,才能认定是无效的,比如存在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这些情况,并非只要是格式合同就一定无效;但如果是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把己方需承担的责任推向向对方,加中对方责任、排除对方权利的,那么相应的格式条款就无效。他们签署的这个格式条款是无效的,李女士提出免费享受发动机的服务是合理合法的,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点。

2

当事人被拒绝延保服务的理由是,她没有在4S店保养,这里我们想问邹律师的是,如今不在4S店保养就不提供保修,是不是一个行规?合理合法吗?

是有这种现象存在,但并不合法,《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里第一章中有明确规定: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这条规定明确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明消费者想在哪保养就在哪保养。但一定要去有资质的保养机构去保养,而且在保养完之后一定要有保养明细,不需要非要开发票,一张打印的明细即可,如果以后车辆出了问题,这都会是证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