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海渡轮迎来了110岁生日。今天,对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仍在运行的18条大江渡轮是带孩子偶尔体验的游乐设施,外地游客也可以乘坐渡轮欣赏浦江两岸的风景。
如果把时间倒回几十年,在黄浦江上的各种隧道和大桥通车之前,轮渡是往返于浦东和浦西之间唯一的交通工具。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上海众多工厂企业位于浦东,而“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人们,宁愿每天上下班挤轮渡,也不愿住到浦东。那是上海轮渡客流的高峰时代,记录了几代人的上下班通勤历程。
【乘轮渡上下班通勤的岁月】
退休船舶工程师周新民最早一次乘船过黄浦江,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不过,那时周新民乘坐的不是现在常见的机械船,而是人工摇橹的小舢板,一艘小船上只能坐3-4个人。
“当时年纪小,坐这样的船不觉得危险,只觉得有趣。尤其是旁边有大船经过的时候,一阵一阵的浪头把小舢板掀得摇摇晃晃,越晃越开心。”周新民说,记忆中这样的乘船经历只有两三次。到50年代后期,浦江上基本就都是机械船了,但船的速度比现在慢得多。
小孩子第一次坐轮渡,总是感觉非常新奇,抢着要占据船头看风景的有利位置。周新民如此,原黄浦区房管局职工邹衍也是如此。早年轮渡上的人又多又挤,但孩子们个头小、身形灵活,要从人群中钻到船头并不是难事。而且大人们看到调皮的孩子在船上蹿来蹿去,也会礼让三分。“天热的时候尤其要去船头吹风、看风景,旁边挤着的也都是小孩子。” 邹衍说。
上世纪60年代,上海大量的工厂企业都在浦东。当时家里没老人带小孩,儿时的邹衍就每天跟着父母乘轮渡一起上下班,白天就自己在厂区附近玩。邹衍记得,上下班早晚高峰时段的轮渡上,多是往返于各个工厂通勤的人们,衣服的色调主要都是蓝、白、灰,夏天穿的确良衣服的人比较多。通常只要看看他们身上穿着的各种厂服,就能大致知道这是哪家厂的员工。“那时除了我父亲所在的上海玩具一厂在陆家嘴一带,烟草机械厂、求新船厂、上海船厂、利华造纸厂等等都在浦东。这些工厂很多员工都住在浦西,每天早出晚归轮渡往返,因为当时‘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观念根深蒂固,大多数人都不愿去住到浦东去。”
今天的地铁站里,偶尔会有人抢在最后一分钟抢进地铁车厢,只为了赶上上班时间。早年乘轮渡上班的人们也一样,为了避免上班迟到扣奖金,有人会在船已经开动离岸时,仍跳上船舷、扶住栏杆“吊船”过江,一不小心落水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其实,轮渡客流高峰时,船的班次并不少,经常是好几艘船来回开,客满就出发。不过,当时的黄浦江非常繁忙,除了摆渡船,各种货轮、驳船、往返于长江和黄浦江的大客轮也不时碰到。有时遇上一艘长达几百米的拖轮,摆渡船就只能先等拖轮慢慢驶过,这是当时赶着上班的人最头疼的。遇到雾天,能见度不高但船又还能开,就非常考验轮渡驾驶员的技术。“当时码头边都有大钟,船开得很慢,驾驶员基本是靠着听钟声来辨别码头的方向。”周新民说。
待到渡船即将靠岸,孩子们最喜欢的一幕就会上演。那时的轮渡船相对原始,不像今天的船那样可以前后左右腾挪直到顺利靠岸。在距离岸边还有十来米远时,船员就得抱起一捆粗大的揽绳,将绳结往岸上的缆绳桩上用力甩去,套住岸边的缆绳桩,然后再慢慢将船拉近靠岸。孩提时代的邹衍最喜欢看船员们甩缆绳,并对他们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套住绳桩钦佩不已。
【船在变,人在变,岸更在变】
令邹衍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轮渡上虽然挤,但有很多人利用上下班坐船的时间看书学习。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很多人下班后还会去夜校进修,就会在船上看书。多数人看的书和职业有关,船上啃机械书籍的,多半是某个船厂的工程师;看外文书的,大致能猜出是厂里的技术员;戴副眼镜的,通常都是文化人,等等。
早年黄浦江拥挤的渡船上,除了上下班的人们,还有不少三轮车、自行车,甚至是微型小轿车。当时浦东东方路(原名文登路)以东都是农村,渡船上每天都会有浦东的菜农用拖斗式的黄鱼车运送当地的三黄鸡、鸭和各种蔬菜来浦西售卖。遇到涨潮落潮,船体和岸边高度有落差,上船时要防止黄鱼车往下冲,下船时要使劲才能把车推上岸,旁边的人总是话也不用多说,就一起帮忙把这些菜农的车拽住或者推上岸,相当默契。一旦上船时潮汐令船身调了方向,人们也总是能井然有序地调整好上下船的秩序。
除了普通的客运船,浦江上还有汽轮渡。在大桥、隧道通车前,两岸的轿车、大型货车过江,都需要走汽轮渡。周新民说,自己的父亲是驾驶员,当时往返于浦江两岸送货卸货,走的都是宁国路附近的汽轮渡。交通上的不便,也成为浦东浦西贯通发展的一大障碍。
时光荏苒。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延安东路隧道、南浦大桥等相继建成通车,浦江两岸的人们,终于结束了过江只能走轮渡的历史。原本只有帆布做顶棚的轮渡船,也不断升级,渐渐有了室内空间,装上了空调。曾在上海建设延安东路隧道时参与居民动迁动员工作的邹衍,也成为隧道开通后的受益者。90年代初,原本住在大世界附近的邹衍一家搬到了浦东,一条“隧道5线”公交车正好从他浦东的家门口开到位于浦西的单位旁,同事们笑称“隧道5线就是为你开的”。
如今,百舸争流的黄浦江上,轮渡更多变成了人们休闲观光的一种选择。2000年前后,大型长江客运航线也告别浦江,豪华邮轮进入了北外滩。变化更大的,是浦东的天际线。曾经,从轮渡上看浦东,最高的建筑是陆家嘴渡口楼和东昌路救护站的瞭望塔,其他区域几乎都是平房。浦东开发开放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组成了小陆家嘴地区的“四高”建筑。浦江两岸船厂或者大型工厂林立的塔吊,很多都只剩下一两座,作为纪念性的景观。滨江绿道上,多的是步行、骑游的人们。
今天,这些风景不仅时刻出现在影视剧和游客的镜头中,上海本地居民坐轮渡游浦江时,也依然会被浦江两岸的美丽风景所震撼。110年间,上海轮渡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也记录了百余年来的人们生活的种种变迁。
栏目主编:李宝花 文字编辑:李宝花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李宝花
1.文章《关于上海自行车怎么过江,你需要知道这些110岁的上海轮渡,承载着几代人过江上下班的记忆》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关于上海自行车怎么过江,你需要知道这些110岁的上海轮渡,承载着几代人过江上下班的记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