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到了2019年末,各位朋友的上司们应该都开始年终报告了。

反正卑微的笔者我在学校里是有好几篇要写。话说回来各大厂商也该为2019年交出份“年终总结”了,这一年各大厂商都在暗自较劲。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前几天卑微寒静,为各位观众老爷盘点过那些公路车们了。咱今天来盘点盘点2019年那些“有点东西”的山地车(限于篇幅原因,笔者仅选取部分笔者觉得“有点东西”的整车)。

咱先看看,山地车最初的样子—— XC山地车。

1、Specialized EPIC

Epic是一款集合specialized各种黑科技为一身的顶尖XC车型。在2017年Epic也迎来脱胎换骨般的全新升级。新的Epic取消了specialized引以为傲的FSR设计,转而变成一台单转点软尾。后轴前方的转点取消之后,依靠后上叉的轻微弹性形变来配合避震器的压缩。这样的改变带来显著的减重效果(与上一代Epic相比,S-Works级别的Epic减重达335克,Expert和Comp版本减重更是高达525克)。

除此之外,Epic的当家科技Brain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优化。Micro Brain避震器的核心装置,它安装在车架末端靠近花鼓处,位置相比以往更加接近后轴位置,对后轮震动反馈更为灵敏直接。(Brain系统是套检测到路况,并根据路况控制内部的气压阀,通过控制避震系统阻尼油流动,从而达到控制避震自动打开或锁死的效果的一套机械智能装置。

美骑链接:

2、Specialized EPIC HT

Specialized全新的硬尾XC Epic Hardtail在2019年发布。相较上代的Epic HT变得更加的轻量、舒适、灵活以及稳定。specialized的研发团队对每层碳布的形状进行精细调整,消除不必要的重叠碳布叠层,并且在头管、五通等关键部位使用新型碳纤维材料和更复杂的叠层,从而做到减轻重量的同时强度不减。最终为Epic Hardtail带来了惊人的重量数据——S-Works版本车架仅重775克(M号),这为车手带来更加迅猛的加速以及爬坡时的体力节省。S-Works Epic Hardtail超轻版整车重量仅为7.96kg(都为常规产品,没有采用超轻产品,虽说都是顶级产品,但这是部可以上战场的战车呀)。车架较上代Epic HT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弯的立管,用以吸收硬尾所带来的颠簸冲击,加上纤细的后上叉,车架所带来的舒适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Epic Hardtail遵循时代潮流,变得更长、更低趴。值得一提的是Epic Hardtail除了S-Works版本车架使用FACT 12M碳纤维,其它版本均为FACT 11M碳纤维。也就是说最低花13990rmb就可以获得使用次顶级车架的整车。

美骑链接:(试骑体验报告)

3、TREK top fule

TREK Top Fuel是TREK旗下适应XC竞赛和山地马拉松骑行需求的一款战车,在2019年它也迎来了大换血。全新的Top Fuel用TREK的话来说就是“竞赛血统与长行程自行车的可靠操控相结合”。从TREK对于自家战车的评价我们就能看的出来,Top Fuel已经不再“纯洁”,它从一台纯粹的竞技XC软尾变成了一台多用途山地车。拥有可以媲美竞技XC 软尾的操控性,同时Top Fuel还拥有堪比林道车的越野能力。之前的 Top Fuel 车型采用 100mm 前后避震行程,而全新的Top Fuel 车型的前避震行程为120mm,后避震行程为 115mm。几何方面也随着进行了改进,更加激进, 同时还拥有Mino Link 可调几何结构,提供精确稳定的操控性。全新Top Fuel 系列中的每款车型都配备更宽的车把和更短的把立,以及升降座管和一个 TwistLoc 双控锁定装置,可以轻松同时锁定前后避震以进行冲刺和爬坡。当然Top Fuel依然拥有TREK久负盛名的ABP结构。

4、Canyon Lux

Canyon Lux伴随范德普尔在山地世界杯上征战四方。全新的Canyon Lux在2018年亮相。像是“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全新的Lux和上一代是完全不同的战车。现在,减震器是水平安装的,而不是垂直安装的,整车看上去更加简洁清爽。Canyon Lux在避震系统上主要进行了两项项优化,提供更好的悬架避震曲线(与DH Sender开发的三段式悬挂系统相同。行程初段小颠簸敏感,中段开始很快变得稳定,在末端则变得更加稳定。),提升零件的耐用性(顺带减重,像是在连杆等部位)。全新Lux延续了以前Lux的“ flex-pivot”设计,后上叉在避震运作的过程中形变弯曲,配合避震运作,而不像许多设计那样使用轴承。还有很有趣的一点是,这款碳纤维车架选择使用公路制式的平装式后夹器。Canyon说它令Lux降低了23g,并将制动力集中在后下叉,使后上叉可以弯曲。Lux上管设置了Canyon招牌式的IPU碰撞保护装置,还在后轴使用了Canyon的Quixle免工具QR桶轴设计。桶轴的手柄整齐地隐藏在桶轴中,拆卸无需任何工具。

美骑链接:

5、Scott Spark RC

看完范德普尔的御用战车,我们再来看看他的老对手尼诺的御用战车——SCOTT Spark。SCOTT Spark使用SCOTT先进碳纤维堆积工艺制成的,HMX碳纤维。除此之外,SCOTT还对于其碳布的叠层进行优化,车架整体752个单层碳布经由专业人员手工堆叠组成。这为SCOTT Spark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带来了轻量化,SCOTT-SRAM车队的Spark RC 900车型的车架组基准重量仅为1779克(包含后避震)。SCOTT Spark设计的核心在于下沉式的避震器安装位,后下叉转点尽可能的延伸并靠近倒冲式避震器的下端转点。从而在相同轴距下提供更长的避震行程。

6、TREK Supercaliber

Trek Supercaliber是TREK全新开发的一款XC软尾。这款战车发布前就在山地世界杯上频频现身,只不过被遮住了避震部分。TREK Supercalibe是一款集合硬尾和软尾优点的“跨世战车”。过去TREK也曾尝试过这种风格的自行车——近20年前TREK的STP,但在性能上总是存在一些妥协,TREK Supercalibe的出现就是再一次的尝试。Supercalibe拥有独特的整合式IsoStrut减震,可以提供60mm的避震行程。这是TREK携手 FOX 避震工程师打造的结构化、车架集成式可调避震器。IsoStrut具有空气弹簧和阻尼器,可以根据骑手的需求进行精确调校和调校,并且可以完全锁定。同时通过将IsoStrut减震作为结构组件集成到车架中,减少常规软尾所需部件降低重量,还为Supercaliber的带来远高于传统软尾车型的刚性。对了,IsoStrut减震也可以和常规避震一样进行维修。这是款花费工程师数年心血造就的终极竞速机器。

美骑链接:

7、Cannondale F-Si

全新的Cannondale F-Si,伴随着全新的“左撇子”Lefty Ocho前叉发布在2018年发布。全新的F-Si车架重量仅为900g(较低等级的低模量碳纤维F-Si车架,其重量为1100克),比上一代减重80g。在减重的同时,得益于加强Ballistec碳纤维铺层概念的应用,车架在减重的同时增加耐用性,保护车架容易受到冲击的区域,同时提供每个区域的强度和刚性。全新的F-Si还采用了不同尺寸车架管径不同设计,已达到每个尺寸都可以拥有均衡刚性(尺寸越大,管径越大,反之越小)。F-Si还拥有OutFront几何,为车架带来更接近林道车的几何。伴随F-Si一同更新的还有Lefty Ocho前叉。其由原先的双肩设计转变为单肩,同时采用标准规格的锥形舵管。其内部也得到了全新设计,其内部气室体积变得更小,用户的体重适应范围更宽,同时还保持可调节性。新款碳纤维版前叉重量为1446克,减轻了250克。铝合金版本则为1735克,与上一代碳版一样轻。

美骑链接: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近年来大火的,充满乐趣的林道车。

1、specialized stumpjumper

Specialized Stumpjumper自1981首次推出,经历多次的更新换代,而2018年的这一次,可以说是脱胎换骨。Stumpjumper采用和Demo相同的前三角单臂设计(不少人都觉得这一设计会出现在下代Enduro上,没想到吧,出现在Stumpjumper上了)。前三角的右侧臂将后三角和后胆的三个安装点连接到前三角上,这增加了在颠簸时的车架刚性和操控性能。此外,当后三角悬架处于活动状态时,车架挠曲变形被最小化。specialized还对每个尺寸的车架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刚性和重量。Specialized重新设计并改善了新款Stumpjumper上的FSR避震结构。最后为Stumpjumper带来了灵敏的小震动反馈灵活而又拥有结实的中段行程及打底保护。Stumpjumper轮距变得更长、更具侵略性,搭配更短的把立,短的座管允许骑手选用更长的升降座杆。(EVO版本更加激进,采用全新的s几何尺码划分)Specialized 提供三个版本的Stumpjumper,Stumpjumper短行程版(ST);标准版Stumpjumper;以及下坡取向的激进版本Stumpjumper EVO(该款2019款仅提供铝合金版本,2020款开始提供铝合金版本)。

美骑链接:

2、Giant Trance

时隔五年Giant Trance再一次拥有29er的选择了。新款Trance拥有全碳车架,这在捷安特的山地车序列里可不常见。Giant宣称新的碳纤叠层处理技术通过优化,在现有的碳布基础上,加强其强度(同级别碳材,通过优化实现强度增强)。结构上任为Giant双连杆的Maestro结构。Giant山地车以保守几何而闻名,只有中等长度的前伸和长的后下叉。但是新款Trance拥有紧凑的后下叉,在这辆自行车上只有434mm(上一代27.5"是435mm),虽然不是级别中最短但也足够紧凑。同时新款Trance加长了reach,M尺码的reach达到442mm。

3、Trek fuel EX

Trek旗下的林道车——Trek Fuel EX在2019年也迎来了自己的升级。对比上一代 Fuel EX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最为直接的一点改变,便是Trek舍弃了全浮动避震系统。2020 Fuel EX的后避震器已经安装到位于下管和立管连接处的固定点,非常像传统的避震器设计。舍弃全浮动技术,可以为车架带来更强的刚性,轮胎空间也得到提升,同时不损失避震性能。除此之外,所有的技术都得到了保留,像是RE:aktiv、Mino Link又或者是ABP。中高配版本上,还提Thru Shaft技术,这项技术摆脱了避震器内部浮动活塞。 几何方面,Fuel EX顺应趋势,2020 Fuel EX使用更长、更缓的几何,使用低偏移值的前叉和66.5度头管角度,L号车架具有470mmreach。当然还可以通过Mino Link进行微调。值得一提的是Fuel EX也拥有了下管储物空间。

4、Orbea occam

Orbea Occam是在旧款的基础上仅推出29er的版本,并且提供140mm的后避震行程(上一代Orbea提供的Occam TR是29er,其后轮行程为130mm; Occam AM是27.5er,行程为150mm。很多人选择275er版本,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有更长的行程)。Occam经过全面重新设计,采用了Orbea的高端单壳OMR碳纤维技术,通过混合了高模量纤维和高强度纤维,以实现最佳的重量刚性比。车架的重量仅重至2300克。非对称结构在减震杆和下管之间具有额外的支撑,可加强高应力区域并抵消对框架的悬挂力。同时仍然有容纳一个水壶的空间。与之前的车型相比,悬挂系统也有所改变。Orbea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将其杠杆率从整个行程中的2.66:1变为2.85。

5、Canyon Spectral

Canyon Spectral一直以来都是一款优秀的林道车,它随着时代发展,但却又有这几分桀骜不驯。新款的Spectral维持150/140mm行程的避震设定。不同的是原先的立式后胆安装变为了横置,保持原有的平衡的基础上,优化了抗后沉性能(anti-squat),很好的平衡加速的踏板回击,同时避免重度刹车时过度下沉。虽然几何没有激进的改变,但是新Spectral有着Canyon标志性的元素,从上管到后上叉使用流线型设计,非常有未来感。Spectral 整体采用流线型设计,颇具未来感。整车采用Semi-internal cable routing(半内走线盒保护,是不是以为这是内走线),实际上线路被藏在下管外部的保护壳内,方便维护,又不失简洁。整车还采用了X-ring密封技术,提升轴承的可靠性。顺带提一下,Spectral仅提供275车型,因为Canyon认为Spectral是一款充满乐趣的车型,而非纯正的竞速器材。

6、Norco Optic

Norco Optic是一款激进的林道车,见到这车的第一眼,甚至会认为这是太enduro。提供后轮行程125mm和140mm行程前叉。这次的更新,主要在几何上。首先,Norco Optic拥有顺应时代的又长又斜的几何,这为Norco Optic带来了激进的骑行风格,如果你想要舒适,那Norco Optic不会适合你,因为这是台"骑上就能快"的林道车。Norco认为,自行车重量分布会对操控产生重大影响。所以Norco Optic拥有“重力调节(Gravity Tune)”,将主车架和后端根据车架尺寸一起变化(不同尺寸的后下叉长度是变化的),为了让车手能整合到两轮之间维持最优的重量分布。

7、Merida ONE-TWENTY

Merida ONE-TWENTY拥有线条流畅的120mm行程碳纤车架,扁平的后上叉可以提供侧向刚性和垂直舒适性。前叉为130mm行程,整体行程偏小。短行程并不意味着乐趣减少,假如你周边的山不够陡峭,或者周末你要骑很长的路程。那么短行程自行车可以保持在行程较高位置让你更快,也更加敏捷和易于操控。无论是在爬坡还是下坡,Merida ONE-TWENTY刚性的车架提供了力量和灵活,踩下曲柄会得到直接的加速感觉。尽管它采用的是全浮动避震结构,但还是很轻。上避震接口使用轴承确保小震动灵敏度,同时提供杰出的中等冲击支撑,感觉非常和谐和好玩。整车重量非常轻,顶配版Merida ONE-TWENTY 8000整车重量只有12.8公斤。

8、Santa Cruz 5010

Santa Cruz 5010诞生大约五年了,上一次升级是在2016年。这是一款很好玩的车,中等行程,爬坡像XC灵活,下坡又像enduro横冲直撞。在第二代的基础上Santa Cruz继续升级几何与车架设计,提供更加全面的性能,第三代5010的目标是全能平台。这可是丹尼2的御用车,等我不想玩enduro的时候,我想会消费辆5010这样的林道车。

《美骑2019之选:山地整车盘点》到这就先告一段啦。对了,给位观众老爷,对此饶有兴趣的话,敬请期待《美骑2019之选——山地整车盘点(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