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的C系列,在C40 RECHARGE版出现唤醒广大消费者热情之前,很久没有推出新车。一开始,无论是搭载直列5缸发动机沃尔沃C30,还是搭载优雅跑车C70,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沃尔沃C40 RECHARGE用电复活真是令人吃惊。最近,国产版沃尔沃C40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26.7万~ 32.8万韩元。沃尔沃在国内是二线豪华品牌之一,但在新能源赛道上,接近国产纯电SUV的价格也很受欢迎,很多人认为这个价格很贵。但是事实上,这个价格和同级纯电BBA产品相比并不贵。那么,我来分析一下这辆车的优点和哪种配置性价比最高。

与同级BBA相比,外形、动力和价格有优势吗?

沃尔沃C40被定义为小型轿车SUV,与其说是纯电车的身份,不如说是对该轿车的设计更感兴趣。它的侧面采用了更大角度的滑袋设计,尾灯连接靠背屋顶。与同级奔驰EQA和奥迪Q4 e-tron相比,运动感相对更强。但是前脸部分采用的是与XC40新能源相匹配的封闭式前脸,头灯的设计也很简单。高级感似乎没有奔驰EQA或奥迪Q4 e-tron那么强。

在车身尺寸上,沃尔沃C40的长宽分别为4440/1873/1591毫米,轴距长度为2702毫米,从参数来看是主流水平。与奔驰EQA和奥迪Q4 e-tron相比,沃尔沃C40的车轴距离长度并不突出,后排空间排放口突出,地板也有一定的凸出,后排中间座位有乘客的话不方便。

(奥迪Q4 e-tron)

与外观上的个性化相比,装修部分反而朴素,不使用最近流行的大屏幕和极简设计。嵌入式中心屏幕融合了LCD仪表的设计风格,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有限。沃尔沃C40的这款车载机系统,很多新能源车主都采用了智能化的智能化和华为市长/市场、天猫精灵等第三方应用,体验感很好,但没有太大亮点。(威廉莎士比亚,斯图尔特。)

动力部分是沃尔沃C40比同级BBA产品的优势之一,四驱动器高性能PRO型号配备了总功率为300千瓦的前后双电机,加速成绩可达到4.7秒0%,比奔驰EQA和奥迪Q4 e-tron加速更快。参考:奔驰EQA的双电动车型,电机总功率需要168千瓦,零加速需要7.7秒,奥迪Q4 e-tron双电机车型的电机总功率需要230千瓦,零加速需要6.8秒。

此外,沃尔沃C40有两个长续航车型,总马达功率为170千瓦,0百加速时间为7.2秒,与此同时,这两个车型的续航里程均为550公里。4驱动器高性能PRO车型的动力比较强,但比续航版车型低20公里。

丰富的标准,最经济实惠的入门?

沃尔沃C40在产品力方面不是比较激进的类型。虽然外观设计比较个性,但整体上仍然保持着豪华品牌典型电气化的“保守”。适合相对注重品牌、个性、外形、车辆成本的年轻消费者。

1825&from=ar;x-expires=1696149854&x-signature=%2BmPyU%2BniD7h%2B7f85xu1Co1VSPIw%3D&index=4" width="640" height="176"/>

沃尔沃C40这次共推出了三款配置车型,相对来说还是很好选择的。比如想要酣畅淋漓的加速体验,那么能够实现4.7秒零百加速的四驱高性能版PRO车型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它的配置也是相对全面的,驾驶辅助方面有包括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之类的自适应巡航系统,有360全景影像,日常驾驶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另外实用配置方面,感应电动后备厢、全车无钥匙进入、手机无线充电等功能基本都是全系标配。在舒适性上,主副座椅都包含了腿托调节、腰部支撑之类的调节方式,再加上前排座椅标配的电动调节以及加热功能,即使是入门款也能有不错的舒适体验。而且我们坐进车内后发现,新车的座椅可调节幅度较大,即使小个子人士也可以找到一个舒服的驾驶姿势。

而长续航版PRO车型除了动力稍弱一些之外,配置方面几乎和四驱高性能版PRO车型没有差异。相反的,入门款车型虽然在动力、续航方面和长续航版PRO车型没有区别,但配置方面还是略有不同。比如相较于长续航版PRO车型,入门款车型少了哈曼卡顿音响、热泵空调、可加热喷水嘴、方向盘加热,当然入门款车型对应的价格也低了1.9万元。总的来说,入门款车型因为标配的配置已经足够丰富,所以非常适合预算有限但又看中品牌,追求个性和性价比的年轻消费者。而长续航版PRO车型在哈曼卡顿音响、热泵空调等配置的加持下,明显更有品质感,所以更适合年轻家庭。

总结

沃尔沃品牌在燃油车时代一直相比同级的BBA更有性价比,而到了电气化时代也是如此。比同级BBA更亲民的价格门槛,还有更强悍的动力表现,显然也是它较大的优势。同时即便是入门款车型也能给到丰富的配置,同样让它在豪华品牌纯电SUV中算得上实用。不过在这个价位也有诸如特斯拉、比亚迪等认可度非常高的新能源品牌,沃尔沃C40虽然产品力还算符合定位,但不管是实用性以及智能化方面都还差点火候。至于能够在市场上拥有什么样的表现,就只能等到后期再拭目以待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