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年第6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简介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由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主办,是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航天器工程技术的学术技术期刊。它在原中央军委副主席永进元帅的亲切关怀下,于1981年6月创刊,以永进元帅的亲笔题名发表。
本报的宗旨是“交流科研成果、探讨高科技、激活学术研究、促进人才增长、服务空间事业”,努力使《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成为国内一流学术技术刊物。本报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使本报成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探索尖端技术的重要发源地。(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成为宣传和展示中国空间技术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沟通空间工程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桥梁”和“纽带”。
稿件内容以研究论文、技术报告、专题讨论会、科技评论等为主,广泛报道中国空间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学术见解和经验总结以及对中国空间技术发展战略的理论探讨。主要包括航天器、探空火箭总体技术和子系统设计技术、空间动力学、空间测量和控制、再入和返回技术、空间电子、空间遥感、空间能源、空间通信、空间导航和定位、空间环境工程、空间材料和技术、空间医学和工程、综合测试和空间工程管理、空间技术开发。
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航天器工程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学技术管理人员、众多航天技术应用部门的科学技术人员、高校等专业教师和其他对航天技术感兴趣的人。
创刊以来,本刊先后5次获得航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国防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励两次。北京优秀科技期刊奖励一次。1997年《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在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组织的全国第二届科技期刊评价中获得二等奖。2000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和《双百期刊》。入选2019年“建国70周年名牌期刊展览会”。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是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技术文摘(CSA)核心来源期刊,收录在ESCI、SCOPUS、CSCD、知网、万方、Wiff全文中。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1年第6期摘要
综合叙述
01非合作目标智能识别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牟金珍1、2;郝小龙3;咒语酸1,2;李雄1
[单位]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上海航天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跟踪通信技术研究所
[摘要]智能识别是实现航天器轨道微调过程的关键技术,是轨道服务技术智能化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MEROSAL)空间目标智能识别包括姿态测量、三维重建和部分识别等关键技术,还包括小样本、多模态、模型适应和高维数据等问题。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非合作目标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首先总结了典型的非合作轨迹识别系统及光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总结了与非合作目标智能识别相关的关键技术。最后,在研究现状总结和关键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非合作目标智能识别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后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不合作目标;航天器智能智能识别轨道服务姿态估计;部位识别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72182、U20B 2056););上海人工智能特别(1951120900);基础科学研究项目(JCKY 2018203 B 036);
[度] 10.16708
【引文形式】集资镇、郝晓龙、周文山、李清飞合作目标智能识别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 . 247(06):1-16 . doi 336010 . 16708。
论文
02重力梯度力矩作用下近地卫星自旋运动规律分析
[作者]蔡立峰;张国云、洪涛、李卫平;林海泉孙晋江
[单位]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空航天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研究近地卫星自旋运动规律,建立了近地卫星在受摄动影响的轨道上运行、受重力梯度力矩作用的姿态运动模型。推导了自旋角速度在一定条件下自旋运动的振角、章动角、自旋角的解析解,产生了重力梯度。
用下的自旋姿态运动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用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在轨道面缓慢进动情况下,当卫星绕最大主惯量轴自旋时,给出了自旋角速率取值范围表达式,在该取值范围内卫星自旋运动能够跟随轨道面一起进动,自旋轴以恒定的平均角速率进动,章动角在小范围内波动。建立的自旋姿态运动模型和分析结论可用于近地卫星姿态失控后的姿态确定和预测、在轨姿态设计及在轨备份等。
【关键词】近地卫星;重力梯度;受摄轨道;自旋姿态;姿态确定;
【基金资助】青年科学基金(12002393);
【DOI】10.16708
【引文格式】蔡立锋,张国云,洪涛,李卫平,林海晨,孙振江.重力梯度力矩作用下近地卫星自旋运动规律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17-24.DOI:10.16708.
03 太阳辐射对环火段通信链路的影响分析及参数设计
【作者】孙文1,2;闫毅1 ;范亚楠范亚楠1 ;姚秀娟姚秀娟1 ;高翔高翔1 ;闫文康闫文康1,2
【单位】1.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深空探测的上合阶段(superior solar conjunction, SSC),太阳强辐射成为影响地面站接收噪声温度计算分析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针对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传输误码率甚至通信中断问题,以火星探测为例,提出一种定量化计算环火段太阳-地面站-探测器夹角∠SEP的方法,结合角度关系分析了环火段SSC阶段太阳对链路产生影响的原因,重点分析了地面站接收太阳噪声温度与空间链路、空口参数以及天线波束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及仿真试验表明,当天线口径一定时,地面站的接收噪温峰值Tsmax和太阳对地面站的影响时长ti均与通信频率成反比;在通信频率一定时,Tsmax与天线口径成正比,ti与天线口径成反比;当天线口径固定为34 m时,S频段下的Tsmax高达12 830 K,是Ka频段下的1.8倍,S频段的ti比Ka频段下的ti表现在∠SEP上延长近0.5°。
【关键词】火星探测;太阳辐射;上合阶段;系统噪声温度;天线特性;
【基金资助】科工局民用航天预先研究项目(D0300103);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5060100);
【DOI】10.16708
【引文格式】孙文,闫毅,范亚楠,姚秀娟,高翔,闫文康.太阳辐射对环火段通信链路的影响分析及参数设计[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25-33.DOI:10.16708.
04 GNSS实时动态授时精度分析
【作者】董孝松1,2;孙保琪2,3,4;杨海彦2 ,3,4;韩保民1;武美芳2,3;孟令达2,3;杨旭海2,3,4
【单位】1.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3. 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4.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基于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授时,可有效规避PPP授时对实时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的依赖问题,对短距离动、静态高精度时间用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验证GNSS实时动态授时性能,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资源和三个GNSS跟踪站长达2个月的观测数据,以GPS系统为例开展了授时试验。与事后PPP时间传递相比,实时动态授时结果差异STD优于0.15 ns;与光纤双向时间传递结果相比,实时动态授时结果差异STD优于0.5 ns。试验表明,GNSS实时动态授时精度能够达到亚纳秒量级,可为下一步推广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实时动态;精密授时;GNSS载波相位;站间单差;亚纳秒;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073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00304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XAB2018YDYL0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青年学者”B类资助项目(XAB2018B19);
【DOI】10.16708
【引文格式】董孝松,孙保琪,杨海彦,韩保民,武美芳,孟令达,杨旭海.GNSS实时动态授时精度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34-41.DOI:10.16708.
05 非合作失效航天器绳系拖曳系统研究
【作者】孙瑞琦;祁瑞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摘要】空间碎片的不断增加给人类航天活动的开展和在轨资产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已经提出的多种空间碎片主动清除方式中,绳系拖曳(tethered space-tug, TST)系统因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部分失效航天器因星上器件损坏且姿态控制系统异常,始终将姿态维持在某一特定指向,针对此类具有典型的非合作特征的大型空间碎片,开展绳系拖曳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将拖船和目标均视作刚体,用牛顿法建立了TST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根据目标姿态稳定方式分为自旋稳定和三轴稳定两种情况,开展了绳系拖曳动力学分析与控制设计,并考察了系绳在失效航天器表面连接点位置对系统稳定状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拖船和失效航天器会在系绳连接下表现出抗衡特点,最终系统会稳定在不同的均衡状态附近。此研究为安全清除尚有残余姿态控制能力的失效航天器中相关拖曳动力学与控制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空间碎片;非合作目标;绳系拖曳系统;四元数;自旋稳定;三轴稳定;
【基金资助】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委托课题(201920141209A);
【DOI】10.16708
【引文格式】孙瑞琦,祁瑞.非合作失效航天器绳系拖曳系统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42-53.DOI:10.16708.
06 基于光学测角数据的风云四号同步轨道卫星精密定轨
【作者】刘思语1,2;黄勇1,3;毛银盾1;贾耀红4;鲁文强1,3,4;黄乘利1,3,2;郑景辉1;杨鹏1,3
【单位】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3. 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4.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摘要】针对风云四号同步卫星的精密定轨和精度评估需求,首先利用地面光学测角数据对FY-4A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定轨后方位角和高度角的残差rms分别为0.25"和0.45"。与基于测距数据的轨道相比,位置精度在有测角数据的弧段内小于50 m。进一步联合测角数据和测距数据对FY-4A卫星进行联合定轨,定轨后轨道重叠精度优于15 m。利用联合定轨结果评估了基于测距数据的实时轨道产品精度,可以明显发现轨道精度随着测距数据的积累而逐步提高。
【关键词】精密定轨;光学测角;CCD漂移扫描;同步轨道卫星;风云四号;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31119);
【DOI】10.16708
【引文格式】刘思语,黄勇,毛银盾,贾耀红,鲁文强,黄乘利,郑景辉,杨鹏.基于光学测角数据的风云四号同步轨道卫星精密定轨[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54-62.DOI:10.16708.
07 空间临近目标行为辨识方法
【作者】王扬洋;林彬;杨夏;张小虎
【单位】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摘要】针对侦察卫星通过变轨等方式抵近目标的对天观测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特性的临近目标行为辨识方法。通过对序列图中抵近目标上特征点进行跟踪以得到其轨迹变化;针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异常行为在图像当中的表征进行分析,结合已得信息构建特征参数并对目标行为进行判断;最后通过试验对辨识算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连续图像进行处理,实现对临近目标通过主体姿态变化进行对天侦察行为的有效辨识。
【关键词】临近目标;行为辨识;视觉特性;行为参数;轨迹跟踪;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734208);
【DOI】10.16708
【引文格式】王扬洋,林彬,杨夏,张小虎.空间临近目标行为辨识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63-71.DOI:10.16708.
08 深空探测器在轨推力器参数辨识方法
【作者】信思博;赵训友;郑艺裕;李绿萍
【单位】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摘要】针对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需要,结合环绕器质量特性和推进系统布局构型,分析了喷气卸载对整器角动量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飞轮卸载前后三轴转速变化规律,计算整器角动量变化情况,并解算出每次喷气时产生的冲量及推力方向偏差;通过同组推力器作用时对各轴的扰动,解算整器质心坐标。利用在轨数据分析了天问一号探测器巡航段6次使用不同推力器的喷气卸载情况,解算的推力器方向偏差、质心坐标和地面设计值进行比对,实测推力方向偏差不超过0.6°,质心绝对偏差小于18mm,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可作为后续轨控任务的点火方向制定、燃料预算的输入依据。
【关键词】火星探测器;质心;喷气卸载;推力器方向偏差;干扰力矩;角动量;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72145);
【DOI】10.16708
【引文格式】信思博,赵训友,郑艺裕,李绿萍.深空探测器在轨推力器参数辨识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72-78.DOI:10.16708.
09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航天器锂电池健康评估技术
【作者】杨同智;党建成;钟靓;刘洋;刘廷玉
【单位】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摘要】传统的航天器蓄电池可靠性试验按照最大放电深度进行定额充放电,所构建的失效模型用于支撑航天器总体可靠性设计,不能用于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任务;航天器在蓄电池遥测的采样率、精度、样本量方面无法与民用领域相比,基于高采样、大样本的民用蓄电池健康估计方法也不适用于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针对该问题,从在轨航天器蓄电池数据特性出发,挖掘在轨状态下所能提取的退化特征,并采用多特征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在轨锂离子蓄电池健康评估方法,实现了在轨蓄电池放电内阻、同放电深度下的终端电压、恒压充电时间3项退化特征融合的健康量化评估,应用于某型号卫星的在轨监测与健康评估,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可作为国内航天器健康评估技术的参考。
【关键词】放电内阻;放电深度;恒压充电时间;特征提取;多特征融合;
【基金资助】装备预先研究基金(30503030108);
【DOI】10.16708
【引文格式】杨同智,党建成,钟靓,刘洋,刘廷玉.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航天器锂电池健康评估技术[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79-84.DOI:10.16708.
10 TopPixelLoss:类别不均衡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损失函数
【作者】袁伟1;许文波2;周甜1
【单位】1.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 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针对遥感影像中类别不均衡的小目标分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类别不均衡小目标二分类分割的损失函数——TopPixelLoss损失函数。首先计算出每个像素的交叉熵,然后将所有像素的交叉熵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随后确定一个K值作为阈值,筛选出前K个交叉熵最大的像素,最后对于筛选出的K个像素交叉熵取平均,做为损失值。在ISPRS提供的Vaihingen数据集上,使用PSPNet网络与普通交叉熵、FocalLoss、TopPixelLoss三种损失函数分别对车辆进行二分类分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K值,使用TopPixelLoss损失函数的平均交并比(MIoU)、F1-score、准确度(ACC)都最高;当K值为5×104时效果最佳,MIoU、F1-score、ACC分别比FocalLoss提高了3.0%、5.0%、0.1%。TopPixelLoss损失函数是一种针对类别不均衡分割非常有效的损失函数。
【关键词】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深度学习;类别不均衡;小目标分割;不均衡样本;
【基金资助】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2020YFG0306);
【DOI】10.16708
【引文格式】袁伟,许文波,周甜.TopPixelLoss:类别不均衡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损失函数[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85-90.DOI:10.16708.
嫦娥五号探测器专栏
11 月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飞行程序设计与实现
【作者】盛瑞卿;赵洋;邹乐洋;陈春亮;朱舜杰;黄昊;杜颖;彭兢
【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摘要】针对嫦娥五号飞行程序多舱段、多任务、系统控制复杂的设计特点和难点,采用传统的飞行程序设计方法工作量大,状态控制困难,很难满足任务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状态转移的方法对飞行程序进行系统建模,首先将整个飞行过程分解成若干模块状态机;然后针对每个模块状态机的功能划分为状态触发器、评估器、执行器和确认器,并分别开展建模设计;最后通过状态触发器和确认器将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连接,形成整个飞行程序的有限状态机描述。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等特点,对于规范飞行程序设计,描述复杂的飞行任务过程有很大的优势。采用该方法对嫦娥五号飞行程序进行了建模和设计,并给出了典型飞行过程的设计结果。在轨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飞行任务的要求,确保了嫦娥五号在轨飞行控制任务圆满成功。
【关键词】嫦娥五号;飞行程序;多舱段;多任务;协同控制;
【基金资助】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工程资助项目;
【DOI】10.16708
【引文格式】盛瑞卿,赵洋,邹乐洋,陈春亮,朱舜杰,黄昊,杜颖,彭兢.月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飞行程序设计与实现[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91-102.DOI:10.16708.
12 月面无人自主采样返回任务动力下降点确定及验证
【作者】赵洋1;盛瑞卿1;陈春亮1;张晓文2;邹乐洋1;高珊1;黄昊1
【单位】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2.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摘要】动力下降点确定是实施月面软着陆的重要环节,是多系统间复杂迭代的过程,涉及轨道设计、制导律设计、着陆目标的采样区确定、着陆及起飞安全分析。其设计结果直接影响了最终着陆点的位置和着陆过程的着陆安全,也间接影响采样安全和采样工程目标的实现结果。针对嫦娥五号在实施月面软着陆前确定动力下降点的任务需求,提出了通过多次轨道控制与最优标称制导轨迹搜索联合控制策略的动力下降点确定方法。首先,根据月面无人自主采样返回任务设计总结了动力下降点确定原理和约束条件;然后,详细论述了月面无人自主采样返回任务软着陆过程动力下降点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嫦娥五号在着陆前主要的几次轨控实施结果分析了其对动力下降点的影响,同时综合了着陆区地形分析及着陆、起飞安全性分析,对动力下降点进行确定并根据最终在轨飞行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逐次逼近寻优方法"的月面软着陆环节动力下降点的确定方法有效,可以为后续地外天体软着陆等任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嫦娥五号探测器;月面无人采样返回;目标寻优;着陆安全;动力下降点确定;
【DOI】10.16708
【引文格式】赵洋,盛瑞卿,陈春亮,张晓文,邹乐洋,高珊,黄昊.月面无人自主采样返回任务动力下降点确定及验证[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103-113.DOI:10.16708.
13 日地L1点探测任务设计与结果分析
【作者】邹乐洋1;高珊1;赵晨2;乔德治3;李晓光1;孟占峰1
【单位】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2.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3.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摘要】日地L1点是太阳观测任务的理想观测点,对于中国后续太阳观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嫦娥五号的拓展任务阶段设计并实施了中国首次日地L1点探测任务,通过在轨飞行验证了日地L1点转移轨道、环绕轨道设计的正确性,对日地L1点的测控链路环境、太阳辐照环境、三体动力学环境、空间辐射环境等飞行环境进行了探测和验证。轨道飞行和各项环境探测的结果与设计模型的预示结果之间比对一致性较好,通过在轨飞行数据验证了设计模型的正确性。各项试验获得了预期的技术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嫦娥五号任务的成果产出,对中国后续深空探测任务和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地L1点探测;飞行验证;任务设计;结果分析;技术成果;
【基金资助】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资助;
【DOI】10.16708
【引文格式】邹乐洋,高珊,赵晨,乔德治,李晓光,孟占峰.日地L1点探测任务设计与结果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114-122.DOI:10.16708.
14 月面高温下推力器可靠性试验
【作者】于杭健1;彭兢1;舒燕1;赵京2;蒋凡1
【单位】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摘要】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落月后将经历月昼强红外辐射环境,由于推力器喷管导热影响,使推进剂管路与电磁阀面临高温环境,推进系统存在管路内氧化剂汽化和推力器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影响上升器月面起飞正常姿态控制。为了研究高温下推力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高温下氟塑料阀芯与氧化剂相容性调研,提出了电磁阀和推力器可靠性增长及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分析了温度与电磁阀阀芯行程的关系,获取了高温环境下推力器的稳态及脉冲工作性能,在小子样条件下评估了推力器可靠性置信下限及月面起飞上升推进系统可靠度,通过月面高温排气及月面起飞上升姿态控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航天器在轨飞行验证,圆满完成了上升器月面起飞上升任务。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及思路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
【关键词】月面;高温;推力器;可靠性;试验研究;
【基金资助】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DOI】10.16708
【引文格式】于杭健,彭兢,舒燕,赵京,蒋凡.月面高温下推力器可靠性试验[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123-131.DOI:10.16708.
15 嫦娥五号探测器热平衡试验方案设计与实现
【作者】宁献文;蒋凡;陈阳;张栋;王玉莹;薛淑艳
【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针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热平衡试验中面临的难题,在分析以往国内外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技术现状基础上,依据验证充分、有效与全面的原则,构建出一套探测器热平衡试验方案,提出一种基于"专用红外吸收式空间外热流模拟方式"的热平衡试验方法,设计了典型试验工况,同时优化了试验技术流程。地面热平衡试验结果结合在轨飞行数据表明:热平衡试验方案能够有效验证热控设计的正确性,专用红外吸收式外热流模拟装置偏差造成的温度影响不超过2℃,热平衡试验工况设置合理,技术流程优化,热分析模型相关性工作可使热分析模型更加准确可信。
【关键词】嫦娥五号;热控;热设计;热平衡;空间外热流;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2040);
【DOI】10.16708
【引文格式】宁献文,蒋凡,陈阳,张栋,王玉莹,薛淑艳.嫦娥五号探测器热平衡试验方案设计与实现[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v.41;No.247(06):132-137.DOI:10.16708.
16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第41卷(2021年)总目次
17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初审:张艳玲
复审:宋启凡
终审:金 君
往期推荐
资讯
○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进展
○ 多地发布“三调”公报,主要数据成果全在这里了
○ 新书 |《自然资源管理常用法律法规汇编(最新修订)》
○ 关注 | 第一张全球地球化学图编制完成
会议
○ 第一届中国生态系统遥感学术研讨会(三号通知)
○ 《测绘学报》2021年编委会会议在青岛召开
○ 会议通知 | 2021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通知(第二号)
○ 关于第八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再次延期召开的通知
《测绘学报》
○ 智能驾驶环境感知 | 邸凯昌:深空探测车环境感知与导航定位技术进展与展望
○ 智能驾驶环境感知 | 陈龙: 多智能体协同高精地图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 智能驾驶环境感知 | 方孟元:基于低频GNSS轨迹的转向级城市交通信息精细预测
○ 智能驾驶环境感知 | 李德仁:测绘遥感能为智能驾驶做什么?
《测绘通报》
○ 室内高精度三维测图新技术
○ 面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测绘
○ 图像全站仪及图像测量发展与展望
○《测绘通报》2021年第11期目录
《北京测绘》
○《北京测绘》2021年第9期摘要推荐
○《北京测绘》2021年第8期摘要推荐(下)
○《北京测绘》2021年第8期摘要推荐(上)
○《北京测绘》2021年第7期摘要推荐(下)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1期重点论文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3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2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4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5期摘要推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年第10期佳文推介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年第9期佳文推介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年第11期佳文推介
○ 专刊征稿:社会感知与地理大数据挖掘(征稿中)
《测绘工程》
○ 摘要 |《测绘工程》2021年第5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工程》2021年第4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工程》2021年第6期摘要推荐
○ 测绘教学 |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以测绘类课程视角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年第5期摘要推荐
○ 摘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年第4期摘要推荐
○ 摘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年第3期摘要推荐
○ 火卫二地形地貌探测综述
《卫星应用》
○ 摘要 |《卫星应用》2021年第9期摘要推荐
○ 摘要 |《卫星应用》2021年第8期摘要推荐
○ 摘要 |《卫星应用》2021年第7期摘要推荐
○ 综述 | 北斗系统应用趋势分析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测绘学报(英文版)》(JGGS)LiDAR专刊发布
○《测绘学报(英文版)》(JGGS)第一次编委会会议顺利召开
○Special Issue on New LiDAR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
○ Stefano TEBALDINI et al. |《测绘学报(英文版)》(JGGS)精选论文
《Satellite Navigation》
○ [综述]| 高扬教授:GNSS智能手机定位:进展、挑战、机遇和未来展望| SANA佳文速递
○ 熊超教授:地磁暴期间夜间低纬电离层和赤道等离子体不规则体| SANA佳文速递
○ 徐元博士:面向有色测量噪声下UWB/INS组合行人导航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 SANA佳文速递
○ 杨飞博士:GNSS天顶对流层精化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SANA佳文速递
○ 牛小骥教授:用半解析法分析GNSS/INS在铁路轨道测量中的相对精度| SANA佳文速递
《自然资源遥感》
○ 《自然资源遥感》入驻“智绘科服”融媒体平台!
○ 《自然资源遥感》征稿:“海岸带空间资源及生态健康遥感监测”专栏
《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入驻“智绘科服”融媒体平台!
○ JGSA国际期刊2021年第5卷第2期论文摘要
1.文章《【0084奥迪导航怎么升级】《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1年第6期摘要》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0084奥迪导航怎么升级】《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21年第6期摘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