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为什么能在短期内迅速展开成为趋势?只是燃料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虽然现在的电动车已经可以有较高的续航里程,但很多人仍然对内燃机抱有希望,仍然认为把所有精力都寄托在电气化上是不可取的。巧的是奥迪也这么想。

以植物油为燃料

其实早些时候奥迪就已经正式宣布了自己的未来计划。例如,内燃机开发将停止,2026年将停止推出搭载纯蒸汽/柴油发动机的新车,内燃机生产将只维持到2033年。所以问题来了。奥迪有这么详细的计划,为什么还要开发合成燃料?

这里也补充提出合成燃料的概念。通俗的一点是,通过后期合成“供应”制造的燃料与不可再生石油等衍生物根本不同。奥迪现在推出的技术是加氢处理后用植物油作为燃料,但似乎还有氢能的意义?

当然,这种植物油与我们日常理解的食用植物油确实不同。奥迪车主们不应该轻易尝试。除此之外,奥迪在相关资料中提到,发动机只需稍作改动就能适应这种合成燃料的特性,在保持动力性能的同时,可以减少70% ~ 95%的排放。

所以根据奥迪官方的观点,如果不仅可以替代燃料,保持性能不变,还能减少至少一半的污染排放,那不是完美的蒸汽/柴油替代品吗?听起来不错,但是现在奥迪在这方面仍然没有太大的动作,已经可以预知某些层面上一定会出现问题。

1da966fa1f8174b6fd?_iz=31825&from=ar;x-expires=1696115051&x-signature=14vd5IRUPdBr6gDVhwF%2FnjF2bL8%3D&index=7" width="640" height="360"/>

再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既然奥迪已经宣布了一系列停产、停售计划,为何还要大费周章研发合成燃料呢?据悉,奥迪更希望将合成燃料当做未来一段时间应对欧盟愈加严苛排放标准的杀手锏,作为从内燃机转变到电气化之间的一个过渡产物。

量产有何困难?

2011年,奥迪就已对“e-gas”项目正式立项,甚至于还在德国建立了e-gas工厂;2014年,奥迪再度推出乙醇柴油(e-diesel),对比我们国内部分地区在用的乙醇汽油是一个道理;接着便到了2017年,e-fuel也就是合成燃料的研究设施正式进入到奥迪的相关工厂里。

在上文里,我们也提及到了合成燃料的一系列优点,且似乎听起来会是个绝妙的拯救内燃机的方法,但奥迪迟迟不见动作就势必会有原因。无它,就是成本。制氢、加氢,以及背后一系列繁杂的工序让合成燃料的成本居高不下。好是好,太贵了没人理、奥迪也不傻。

保时捷、宝马等都在虎视眈眈

有远见的当然不止奥迪一个,同门兄弟保时捷其实也早有准备。和奥迪不一样的是,保时捷更倾向于把合成燃料技术用在混合动力车型上,市区代步用纯电、长途出行用燃料。甚至于,保时捷还与其它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合成燃料试验场。

这一试验场往后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世界第一个生产合成燃料的工厂,且消息中还透露到目前合成燃料的成本已经去到了10美元/升,折合人民币约为63元/升。即使往后大规模量产,合成燃料的成本预估也需要2美元/升,折合人民币约为12元/升。

同一阵营的还有宝马。奥迪和保时捷都是自己研发,宝马则选择和相关的能源公司合作研发。有意思的是,查阅资料之后还得知,宝马曾经表示:电动车减排太慢、直接换油最有效。看来各大汽车厂商对于节能减排这件事还是有着不同理解的。

日产、丰田、本田甚至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啥都做”的供应商博世,其实都有在计划研究开发合成燃料。有没有未来不知道,但如今有着这么多的汽车厂商加入,后续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之时,或许合成燃料离我们就会很近很近了。

最后一次翻身机会

如果能够按照奥迪官方资料宣称的减少70%-95%的污染排放,那么未来使用合成燃料的内燃机汽车是不是就此翻身了?再进一步说,电动车的电池污染、发电污染等也是存在的,会不会往后存在理论依据:合成燃料汽车会比电动车更环保呢?

内燃机从诞生至今,无数的创新和发展,说丢就丢说抛弃就抛弃的话,先别说市场反应如何、汽车厂商势必并不愿意。而合成燃料的诞生,既能节能减排,还能利用现有的加油站作为改造化身成合成燃料站、便利性与加油一致,内燃机“不死”!

写在最后

文章的最后,回归理性。目前对于合成燃料的未来,其实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理论上成立的东西放在现实生活就一定会有困难出现。但无论如何,这是内燃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最后一次重生机会,我们也会持续关注给大家带来更多更新的消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