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环球时报

瑞士一家豪华手表品牌钟表匠正在组装手表。据调查,目前瑞士愿意做钟表制造学徒的学生越来越少。

本报德国特约记者青木

工匠被认为是“德国制造”的基石,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成为“熟练工匠”,想上高等学府。很多欧洲企业面临着没有继任者的局面。

在德国和瑞士,要想成为工匠,必须先进入职业学校进行双制训练。普通学生中学毕业后可以进入二元制职业学校学习3年。卢卡斯目前在奥迪汽车公司做学徒,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一个月有三周在奥迪学徒,一周在学校。学徒期间,他不缴纳学费、医疗保险等,每月可以获得800欧元的工资。

企业每年也为学徒工花费数万欧元,但这些企业都认为有价值,学徒工一毕业就可以作为熟练工使用。在德国和瑞士,即使数百种职业成为销售员,职业学校也要求培训,学制至少为2年,最多为3年。

但是,德国雇主协会10月份的报告警告说,目前德国所有行业都缺乏学徒,特别是水电工人、眼镜验光师等。汽车、机械、化工等产业领域也缺乏学徒。为了抢学徒,很多企业还用赠送笔记本电脑等礼物吸引学徒。

学徒短缺问题与学生越来越喜欢上大学有关。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的数据显示,本世纪初德国高中生上大学的比例为25%,目前接近1/3。中学生上大学的倾向越来越大,德国大学也“挤满了人”。

德国汉堡大学学生路易斯告诉记者,他以前在职业学校进行过护理培训。但是她发现护理人员工作努力,收入少。一个月只有2500欧元的税前收入,而一名医生的收入是护理的两三倍。之后,她毅然参加了德国Abitur(相当于中国高考),进入了大学医学院。

很多德国父母也对记者说,他们小时候父母会让孩子自己决定未来做什么。现在,作为家长,他们反而要求孩子们上大学。像德国政府部长一样,大部分人都有博士学位。很多学生说,现在工匠职业中大部分是机械类职业,而社会上最流行的IT产业较少。

瑞士也出现了这种情况。瑞士SRF电视台报道说,近年来瑞士高校继续出现创纪录的大学新生。就像瑞士名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一样,学生总数超过2万人,持续增加,许多高校扩大了校园。

瑞士政府的报告显示,目前瑞士40%的人口拥有大学文凭,预计到2045年大学文凭持有者将占总人口的60%左右。但与此同时,瑞士的工匠越来越少。目前就读苏黎世大学的托马斯对记者说:“我想学做手表,但最终决定去大学学习信息工程。”他直言:“学徒工现在在社会上被视为‘低端工人’,大学学习已经成为必备,可以掌握更多的新技术,还可以进行海外交流。”

但是很多企业不这么认为。德国多名企业高管在与记者的谈话中表示,他们缺少的不是大学毕业生,而是学徒毕业生。部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学徒毕业生,需要替换大学毕业生。德国联邦劳动局10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德国有近500万名员工接受了“大材小用”,从事着低于实际职业素质水平的工作。

瑞士伯尔尼一家钟表企业的负责人布里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瑞士有近600家钟表企业,有超过5.8万名员工。但是现在想成为钟表制造学徒的学生越来越少,所以必须在外国学生中选择。钟表手工学徒要训练三到六年,学习档案、钻头、研磨、切割等工艺。“一名学徒一毕业就获得了4000瑞士法郎(约2.9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月收入,但瑞士拥有大学文凭的收入普遍更高。”她说,几十年来,年轻人一直以“当工匠”为荣,但现在没有这种认同感。

“‘瑞士制造’‘德国制造’后继无人,不能简单分析为社会不重视工匠教育。”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经济学家格拉德对记者《环球时报》说,瑞士和德国的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主要致力于机械制造。现在工业进入“4.0时代”,需要更多的互联网、AI技术等未来技术,职业教育也要适应需求。

格拉德表示,目前德国正在进行学徒教育,工匠今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等证书,在公司享有与大学毕业生同等的地位等。另外,在工匠教育中引入更多的IT技术等也会引起年轻人的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