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3年5月出厂的一辆江华和悦(B15)轿车发生交通事故,右侧后翼板发生严重起皱变形,并伴有撕裂现象(图1)。后翼板损坏严重,内部结构板同时变形,该部位属于封闭式箱型结构,因此建议更换后翼板,与车主沟通并获得认可后,该车辆最好在某小型汽车修理厂维修。

图1故事车照片

更换翼板后,笔者看到这辆车,认为由于某种原因,这种部分切割更换失败(图2)。因为运营商违反了普通轿车后翼板的更换原则,也就是说,在保证汽车安全和性能的情况下,需要对轿车后翼板进行整体更换。只是局部变形,如门槛和眉毛下部分的小范围变形,可以从锁轴到适合门槛的位置进行切割更换,最大切割焊接接缝长度不能超过35厘米,该车最大切割焊接接缝达到80厘米左右。维修技术人员认为,这样切割和更换的原因可以考虑拆卸后挡风玻璃的危险、行李箱位置的更换痕迹(气体保护焊接代替电阻点焊,焊接疤痕形状不同)等。

图2更换挡泥板后

笔者认为,上述操作方法将造成以下危害。1.切割时间长,焊接质量和平整度难以保证。笔者仔细观察后发现,焊接区域有使用车身外形修复机进行成型的痕迹,还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焊接熔穿孔。2.增加后续工作量。焊接及周边由于热影响,变形区域需要大面积应用原材料,因此需要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3.安全下降。修剪焊接疤痕后厚度一般在1.5 ~ 2.5毫米左右,比周围的板厚得多。

再加上这么长的焊条,背面的防腐蚀老化措施可能会变得困难,2-3年后,焊条和周围会腐蚀变薄,整个后叶板的强度下降,安全保障损失再次受到冲击,变形会变大,车损会更严重。

汽修军评

从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是个有心人。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种工作态度很积极,很值得学习。

通过这篇文章的典型事例,至少可以证明“很多车坏了”的普遍观点。另外,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来。

更换后翼板时,通常按照以下准则确定切割位置。

(1)根据制造商维修手册的要求确定切割位置。制造商技术人员了解车身结构,熟悉内部线束、排水管、密封减震材料等的相对位置,提供了相对合理的切割位置。

(2)为了减少原材料涂抹的面积,在截面比较小的部位切割。

(3)选择刚度强的部分切割,减少焊接变形引起的后续工作量。冲压线是距离短、曲率高的部位,焊接后变形倾向增加,冷却后一般可以恢复。冲压线较远、曲面低、反向焊接后的变形倾向一般趋于下沉,冷却后很难自动恢复,需要平整工作。(4)在内部有工艺孔的部位切割。这样,可以从工艺孔扩展工具,以平整焊接前、焊接中、焊接后钢板的误差和凹陷变形。

后翼板与车身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整体更换和部分更换都属于切割更换的范畴。整体更换意味着更换整个翼板,优点是操作容易,稳定性高,服务质量比较容易保证。缺点是工作量大,需要分解的零部件很多。例如,后挡风玻璃、尾灯、保险杠、甚至油箱、屋顶内衬等都需要拆卸,另外,整体更换会损害车身完整性,对其他部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部分更换是只更换后翼板中的一个,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但工作量可以大大减少。具体以什么方式更换,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必须根据损坏程度、位置、车身结构等具体决定。综合分析后,根据这辆车的实际损坏情况,个人建议用部分更换的方式进行维修(图3)。

图3推荐更换部分

无论以何种方式更换,都要使用防腐剂在空腔和结合面上进行防腐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