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辆车,你会选择什么车?或者是某种形式的汽车?

我的回答很坚定,我会选择一辆旅行车。

SUV的实用性当然不弱。装载能力一般比传统的三级轿车强得多。只是我是个热衷于开车的狂热爱好者。不喜欢SUV弱的可操作性。所以我立过flag。有钱就一定要买一辆旅行车,没钱就赚钱买一辆旅行车。总之人生

虽然我囊中羞涩,没能实现旅行车的梦想,但某种程度上,我现在选择了斯威夫特和双方A3,其实在我和这个假设问题下,选择旅行车都是在保证良好操作性的同时,不想“浪费”的“理性”选择。

,所以如果这一辈子买旅行车的预算没有设定上限,我的最终答案一定会锁定陆地最强赃车——奥迪RS6 Avant。毕竟,旅行车是世界的天花板,谁不能爱它呢?

但是遗憾的是,百万豪车这种东西,如果出生的时候没有,一辈子都很难拥有。在中国大陆市场,起始价格为145.38万韩元,新车落地价格接近200万韩元的奥迪RS6 Avant,也许只是我遥远的幻想。

那么,我想我最好回到现实世界。第二,以奥迪A6 Avant为目标怎么样?

这次我们租了奥迪A6 Avant,我努力让自己提前做梦。

旅行车标杆

直到今天,我认为很多消费者都不愿意接受旅行车的设计。他们认为这种大洋车的设计比传统的三厢车更高级一些。甚至我觉得旅行车的造型有点像送最后一辆车的灵车。

这就是旅行车在中国市场难以扩大规模的主要原因。

但是《彼此的砒霜,我的蜂蜜》在我看来,旅行车在实用性上比三厢车更强,丰满的胖屁股不仅准确地击中了我的审美,只有奥迪和沃尔沃才能打造出世界上最美的旅行车。《最美的旅行车》也应该是奥迪娜沃尔沃的作品。

如果你认为我在旅行车上投入了太多感情,抛出这样的观点,或者看起来不公平,我们可以抛开颜值,只讨论A6 Avant的实用性和胜诉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首先,在实用性上,这款A6 Avant的行李箱通常体积达到565L,比三厢版轿车高出135L以上,略大于Q5L的550L。当第二个座位摔倒时,A6 Avant的行李箱体积可能会更大,达到1680L,其承载能力远强于Q5L。(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试想一下,在这个深度超过两米、宽度超过一米、高度超过七十厘米的三维空间里,伴侣、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也可以随意摆放儿童安全座椅和BB车。为什么不开心?

结合生活,这就是旅行车的终极错误。

t="427"/>

其次是功能性层面上,A6 Avant还在后备箱设有“一键放倒”后排座椅的功能拉手,提高了用户放倒后排座椅时的效率,将后备箱扩容这件事变得更为简单。

同时,各种挂钩、锚点、12V电源接口、隔物网以及固定行李的网布一应俱全,无论你拿着“汤汤水水”还是柴米油盐,都能在这个后备箱找到合适的固定方式。而且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你能想象到一辆汽车的后备厢还有滑轨吗?

有了这两道滑轨,A6 Avant的后备箱就等同于赋予了4个锚点无限大的灵活性,能够灵活地固定行李。

再者是乘坐空间,虽然A6 Avant并不像国产A6L一样针对中国市场进行加长,但是基于接近5米的车身长度以及超过2.9米的轴距长度,其实A6 Avant的车内乘坐空间还算是充裕的,在身高为179cm的模特体验下,后排腿部空间大约有两拳的余量。

不过,或许是因为A6 Avant是原汁原味的欧洲进口车,保留了欧洲车座椅偏硬的特点。而对于一辆旅行车而言,我会略嫌它的座椅填充物偏硬,在我看来这样的设定并不符合国内旅游出行对“沙发座椅”的需求。

当然了,如果中国市场也会像欧洲市场那般钟爱旅行车,我相信一众厂商也会针对中国市场的喜好而将旅行车的轴距进行加长,并且针对座椅填充物进行适量的柔软化。

那个时候,为中国市场量身订造的旅行车很有可能是一个“腊肠狗”,是全世界实用性最强的旅行车类型。但这也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实际上并不会有那个时候。

柔顺得有些无聊

坦白讲,如果在摘掉了“RS”的标签之后,我其实对A6 Avant在驾驶方面的表现预期并不高。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A6 Avant作为一辆行政级轿车的衍生车型,呈现出了行政级轿车该有的高级感,并且你会觉得这台车的所有特性都是为了对人生已经不惑的用户而设定的。

尤其是动力的输出特性,工程师将这台EA888高功率发动机调教得很柔顺,在标准模式下前段的输出比较缓和,扭矩上的输出也比较保守,能够感受到动力储备更多是留给中后段,整个加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非常斯文没有一丝暴力感,245匹的最大马力以及370牛·米的最大扭矩似乎被隐藏了起来。

此时,这台EA888发动机的特性高度接近大排量自吸发动机。

好在,当我把驾驶模式切换至运动之后,发动机会更愿意将其超强的低扭释放出来,原本慵懒的油门的响应也会变得更加积极,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7秒,对于一辆重量接近2吨的行政级轿车来说,这样的加速水平也已经合格了。

不过,这台A6 Avant在体感上的加速度的变化是甚小的,或许在它的字典里压根就没有“激烈”两个字。与我年轻定位的A3 Sportback,又或者是中性的A4L相比,A6似乎能够通过和稳重的底盘将速度感减弱,达到了一种反物理现象的境界。

这种温和的设定就像是不惑之人,又或者是知天命之人一样,他们已经不在意一时沉浮,已经抹去了棱角,已经懂得包容,但同时又具有与你抗衡到底的实力,只是不轻易表露出来而已。

如此看来,A6 Avant就是一辆追求舒适的旅行车?

我认为它是,但又不完全是。

原因同样是因为A6 Avant一款欧洲进口车,其避震系统的设定依然是保留了欧洲市场的特色,并不像国产A6L那样针对国内消费者的喜好以“软”为主,如果你是喜欢软绵绵的设定,你大概率会觉得A6 Avant避震设定的偏硬。

不过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样的设定,在舒适和支撑性之间取得一个适中的平衡值,顺得哥情之余也不会失嫂意。

但略为可惜的是,虽然驾驶者能够感受到奥迪A6 Avant有意调教出比较实在的转向手感,但无奈转向手感的调教向来都不是奥迪的强项,加之接近2吨的车身重量以及接近5米的车身长度,这两点因素都导致车身的跟随性和灵活度都不算高,激烈驾驶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我会觉得这台A6 Avant过于稳重,以至于开起来的时候少了一点激情,没有完全符合我对完美型旅行车“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要求。这或者恰好说明了一点,我并非是A6 Avant的目标用户,实际上真正的目标用户应该很满意A6 Avant的各种设定,要不然A6 Avant也不会成为欧洲市场最畅销的C级旅行车。

好东西都在国外?

我不知道奥迪中国如果给A6 Avant增加3.0T发动机和四驱系统,我对它的兴趣会否更大一些,但我想在这里宣泄一下我的“不满”。德国本土市场的A6 Avant不但全系标配四驱系统,而且最弱的动力版本“50 TFSI”,综合输出功率也比中规版的最高规格的“45 TFSI”高出不少。

尽管中规版的Allroad车型标配3.0T发动机和四驱系统,但我相信希望奥迪能够“一视同仁”对待Avant车型的车友不在少数。毕竟,并非是所有消费者都接受Allroad车型跨界的设计。

而回到文章开头抛出来的问题,如果我一辈子只能买一辆车,但又买RS6 Avant的话,退而求其次的A6 Avant会不会成为我的奋斗的目标?

我不清楚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否成为A6 Avant的车主,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6 Avant在中国市场只是充当着“中低配”的角色,那么它一定不是我的完美之选。即便是退而求其次,我也希望A6 Avant能够匹配四驱系统以及3.0T发动机,眼下的A6 Avant距离完美还差那么“亿”点点。

(车型图片由作者实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