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二师兄研究所》第52期

你知道吗?今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28.3%,其中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2.8%。

那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8月份销售的自主品牌车型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

从这样的数据来看,过去风起云涌的BBA等豪华品牌似乎不会有点悲伤。

首先,豪华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17.4%。

第二,BBA至今连进入主流市场的新能源车型都没有。

那么,新能源时代的BBA如何不起作用呢?

看起来气势很大,但实际上悄无声息

客观上,奔驰、宝马、奥迪没有排除新能源车型,而是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家族。

看起来气势很大,一年来无法忍受纯电车物种的& amp# 039;杨田日产& amp# 039;比这好多了。

然而,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他们的市长/市场成果,那就是:安静。

德系豪车三强中奔驰的动作最大。

目前奔驰EQ系列有EQA、EQB、EQC、EQE等多种车型,这些车型在短时间内支撑了奔驰新能源家族的地位。

但是销售量呢?

2022年8月奔驰EQA销量为619辆,EQB销量为688辆,EQC销量为333辆,合计不到1700辆。在成都车展期间,撼动上市的EQE在8月份售出了10台。

与相比,宝马的新能源系列不太系统。主要有宝马5系新能源、宝马7系新能源、宝马X5新能源、宝马iX、宝马i3、宝马iX3等多种车型。

在这些车型中,销量最高的是宝马iX3,这款车也是BBA新能源系列中销量最高的,8月份销量达到2094辆。

此外,宝马i3今年8月卖出了311台,5系新能源卖出了1360台。

这种市长/市场成果放到国产新能源企业完全不合格。

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也不小。e-tron家族正在逐渐形成,但销量仍然无法正视。

其中,8月销量最高的是奥迪Q5 e-tron,每月销量为338辆,此外,奥迪Q4 e-tron销量为121辆,奥迪e-tron销量为62辆,走低端路线的奥迪Q2L e-tron也只卖出了22辆

x=5" width="640" height="427"/>

也就是说,无论是奔驰这种阵容齐整的,还是宝马这种散兵游勇式的,BBA的新能源车型都不太招人待见。

宝马iX3一个月2000多辆的销量居然成了BBA新能源销冠,可以说是相当讽刺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不少人对BBA的惨淡表现表示不能理解,其实,原因很简单。

消费者用钱买车,用脚投票,他们不会冤枉一款“好车”,也不会把一款垃圾开回家,货比货得扔的道理,放到任何一个市场都适用。

就以销量最高的宝马iX3为例,这是一款中型SUV,2022款领先型售价为39.99万元,同级别的蔚来ES6 2022款75kWh运动版售价为38.60万元,两款车价格差距不大。

但是,宝马iX3采用的是单电机,总功率为210kW;蔚来ES6采用双电机,总功率为320kW;同时宝马iX3还比蔚来ES6少了360度全景影像、悬架软硬调节、透明底盘、哨兵模式等各种高端配置。

再来看看定位较低的奔驰EQA,这款车2022款260车型售价为32.18万元,而比亚迪唐2022款EV 730km尊享型售价为30.98万元。

但是,奔驰EQA是一款车长只有4463mm的紧凑型SUV,而比亚迪唐车身长度达到了4900mm;奔驰EQA纯电续航里程为619km,比亚迪唐达到了730km,同时,奔驰EQA还不能像比亚迪唐那样实现L2级别的驾驶辅助,而且缺少了感应后备厢、前排座椅加热通风、5G网络等各种高端配置。

也许有人会说,车辆性能不能单纯比参数、比配置,但一款100kW功率的车,怎么也不可能比300kW功率的车强,这是基本常识。

配置都跟不上,还扯什么竞争力?

BBA是怎么溃败的?

一款车或者一个汽车品牌表现不佳,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性能跟不上;第二,大环境不好。

BBA低配高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它们在燃油车领域生龙活虎,在新能源领域一片凄风苦雨,同样的打法,结局却完全不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环境变了。

BBA都是燃油车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一般情况下,这种角色最害怕什么?

害怕行业变革,害怕有人另开赛道。

国产新能源汽车,恰恰就擅长此道。

到了新能源时代,BBA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一夜之间被“格式化”,想象一下,你打游戏时一身神装突然消失了是个什么概念?

国产新能源是轻装上阵,反正在燃油车领域也没啥赶超希望,索性押宝新能源。

但BBA不行,它们的影响力太强,威望太高,搞新能源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在犹豫中浪费过去的。

用年轻人熟悉的游戏术语来说就是:一代版本一代神,但BBA没跟上版本。

其实,凭借BBA的强悍实力,如果真的认真转型,未必就不能做到。

然而它们的优势期太长,产生了一种汽车行业离了自己不转的错觉,做出的EQ系列、e-tron系列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30多万的车,舍不得给360度全景影像和真皮座椅,这种玩法在几年前还行,现在嘛,消费者可能要问一句:你当我傻?

结束语

BBA在新能源领域的溃败,既是由于性能跟不上,也是因为造车思路出了偏差,同时还带点儿“船大难掉头”的无奈。从这几个维度来看,BBA应该放下身段,向国产新能源学习,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去造车。但问题是,它们真的能做到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