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关注车权的小伙伴们听说过“一年卖30万辆”的牛皮和BBA(奔驰宝马奥迪)一次干掉。

这些金门都是出自题外话。

几个月后,女枪手打了自己的脸。

前几天,著名车评家@吴佩采访了吕总,他首先穿着赛车服,开着提问系M5跑了圈赛道,介绍了华为企业文化等。

重点是,他承认自己根本不可能卖出30万台,他说一年10-20万台已经是奇迹了。

我刚才认为吕聪认识到现实,不会再吹牛了。

但是反手总是说,华为要进入江户领域,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em……。是啊,我怂了。

大家可能对一年卖出30万辆车没有概念,国内造车新势力伍晓丽2021年三家公司去年全年全部卖出的车不到30万辆。

别说世界第一的丰田,去年人们卖了1050万辆车。

我们华为的提问系M5在3月份卖出了3045台。至于SF5,大家百度一下就知道了。名声不好,销量也下降。

除非在后面问月梅百万辆,否则距离女总口的“世界第一”还有很远的距离。

这时有人会说,你忘了换合作车型。极号阿尔法之类的也可以说是华为。(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合作名言) (毕竟丰田也有很多合资车嘛!

z=31825&from=ar;x-expires=1696020389&x-signature=NsvAHhfRMLX7DJthqJigtIGEgrM%3D&index=7" width="640" height="471"/>

Em…极狐 α 销量其实更差些。今年 1-3 月,三个月卖了两千多台。其次,M5 和极狐 α 跟华为的关系还有点区别。

目前跟华为合作造车的有四家车企,北汽华为搞极狐α,长安华为搞阿维塔,广汽埃安跟华为搞 SUV,还有金康赛力斯 AITO 。

前三家可以概括成华为常说的 “ Hi( HUAWEI inside )” 模式。也就是说,车还是别家造,只是套个华为的 “ 核 ”。

极狐 α 系列,最纯的 “ Hi ” 版的鸿蒙车机极狐,到现在为止还没开始交付。。。

阿维塔这车,是长安、宁德时代和华为三方联手一起搞得,最近应该频繁的出现在了各位的朋友圈。

至于跟广汽埃安的合作嘛,目前连 PPT 也没有。

上面这三家要么哑火,要么没出生。

那么要说真正的华为造,还是得看我 “ 亲儿子辈 ” 的金康赛力斯。

不得不提重庆商界的风云人物——张兴海。

他是重庆小康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一手开创了国有大型汽车集团

( 东风集团 )与民营企业联手造微车( 小面包车 )的先河。

当年电视广告里那个王宝强竖着大拇指的车,就是出自他们之手的东风小康。

而金康赛力斯的老板,就是张兴海的公子张正萍。那为啥起了赛力斯这么个洋不洋土不土的名字?

因为金康赛力斯的前身叫 Seres

( SF Motors ),是张正萍早年间在国外成立的一家公司。

你可别小看这家公司,张正萍算是中国造车企业里最早进入硅谷的那批人。

2016 年,张正萍在加利福尼亚成立 SF Motors 专门生产电动汽车,之后入驻硅谷。甚至还拉来了特斯拉的联合创始人 Martin Eberhard 担任公司的战略顾问。

2017 年,张正萍收购了一家曾经帮助梅赛德斯-奔驰和悍马造车的造车企业,也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在美国和中国都有生产工厂的电动汽车公司

中间又相继成立了自动驾驶研究中心,跟密歇根大学展开紧密合作,还宣布收购了电动汽车电池模块化初创企业纳维特,纳维特的领导人几乎都是特斯拉的创始人。

四舍五入算是特斯拉的母公司?

本来风光无限好,要人有人,要工厂有工厂。

可到了掏出真家伙的时候,哑火了。

2018 年 3 月,张正萍相继发布了两款紧凑型 SUV SF5( 国际版 SF5 ) 和中型 SUV SF7。

根据当时美媒的报道,张正萍站在印第安纳州州长旁边,说着自己生产全美最顶尖的电动汽车蓬勃计划。

结果一年后,SF5 开发计划就暂停了,SF7 宣布取消,SF Motors 总部宣布裁员。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后来谈到,造车没我们想的那么容易,短期内在新市场推出新产品,这事俺们做不到。我甚至都没查到它们到底在北美卖了几辆车。

亏了好几年后,张正萍灰头土脸回到国内,搞出金康赛力斯这个品牌。但这家企业依然是浓浓的 “ 传统造车 ” 风格,效率偏低,执行力也有点差。

反手就让华为吃了个 “ 闷棍 ” 。

21 年上海车展那辆顶着 “ 华为智选 ” 标签的 SF5,初次亮相就斩获 3000 多个订单,被花粉们寄予厚望。

可赛力斯这边却迟迟交不出车,错过了流量最高峰。而后续交出的那些车,又出现实际油耗高、续航虚标、车机卡顿等问题,投诉一波接着一波。

所以 2021年一整年,赛力斯才交付了 8000 台,甚至不如新势力单个月的销量。

这波合作狠狠的砸了华为的招牌,也把余承东给彻底惹毛了。甚至还一度传出华为要收购赛力斯自己造车的消息,随后被华为否认。

国产 SF5 草草收场后,华为开始深度介入设计、生产和制造,连赛力斯的标都给扔了。

华为的面子可不能丢啊,于是弄出了全新品牌 AITO,这也才有了如今的问界 M5。

这就得说个新能源行业的老问题——“ 拉扯 ”。

像华为、百度以及其它搞自动驾驶的公司,它们跟车企谈合作都相当矛盾。

与有实力的车企介入过深,害怕自己的核心技术被车企们 “ 学 ” 去。比如百度跟吉利一起搞得集度汽车,宣传了一年多,连个完整的 PPT 都没看到。

因为这其中牵扯许多技术文件和合作规范的 “ 极限拉扯 ” ,自动驾驶公司不想让车企把技术 “ 回首掏了去 ”,老牌车企又害怕自动驾驶公司 “ 摸清自家 ” 产业链,然后自己造车。

所以华为这边耐不住了,他们想快点看到自己技术落地,就只能选择一个对自己核心技术完全没有影响力的金康赛力斯。

但效果来看,金康赛力斯还是把双刃剑,不用担心核心技术被学去,但也得为赛力斯迟迟拿不出车而买单。

但指着它跟华为一起走向世界第一,这事我看悬。

说到这相信大伙就明白了,余总是真想造车,华为也是真想帮车企造好车。

但由于汽车产业链的复杂和冗长,华为想直接照搬手机行业的做法显然有点行不通,复刻手机行业的辉煌目前来看也是颇有难度,因为他们的敌人除了新势力,还有积淀深厚的传统车企。

对了,还有电动 “ 恶霸 ” 特斯拉。

所以回头再看那句一年卖 30 万辆的牛皮。

更像是余总给华为消费者们表的决心,余承东嘴边常挂着一句话,这世界没人记住第二,只会记住第一,所以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目标,就是做到世界第一。

但差评君来看,话是没毛病,谁都想做到最好,被人记住。但就目前华为交出的“ 成绩 ” 来看,距离余总的梦想还是相差甚远。

总的来说,踏入车界的华为几乎全是窘境,车企合作这步棋没走出想要的统治力,手里的赛力斯像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外加芯片制裁的影响,使华为更急于在新能源市场寻求突破,重振自己的消费者业务。这几件事,随便拉一个都不是一年半载能解决的。

现如今摆在华为面前的,是它被太多人给予厚望,自己的牛也吹下不少,所以它只能跨过艰难,逆风往前走了。

相关推荐